“看到沒,當事人說話了。”
小豬挑釁的看了小鬼一眼,隨后繼續節目采訪。
“關于這首歌,我聽說還是吳焯你創作的,甚至舞蹈方面你也有參與?”
“是的,這首歌跟專輯里另外兩首歌都是我寫的,我參與了所有后期工作。”
吳焯說完,辰亦儒也主動說話。
“那段搓手的舞蹈就是他設計的,當時舞蹈老師聽了建議以后,非常喜歡這個創意,便讓他參與到了所有的舞蹈動作設計當中。”
“很厲害,這段舞蹈設計的很有意思,配合著曲子非常魔性,我剛才聽著歌曲,都忍不住想跟著跳起來了。”小豬下意識點頭。
……
臺北一間公寓房里。
王賢下班回家,第一時間打開電腦。
他之前就與吳焯聊過,聽他提起新專輯宣傳曲的發布時間以后就記在了心里。
他很在意吳焯的音樂。
這種音樂形式以前就已經有了萌芽,這次吳焯算是徹底的將這種音樂形式表達了出來。
而他則是替吳焯提出這種音樂形式的人。
他這個概念一提出立刻在樂壇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也讓他王賢的名字再次走入了大眾的視線中。
雖然說出來有些丟臉。
但是,王賢不得不承認,他從吳焯身上看到了潛力與利益。
是的,就是利益。
他寫的關于這個概念的稿子刊登出來以后,在樂壇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同時,也帶動了報紙的暢銷。
原本銷量一直不太理想的聯合音樂報因為他那一篇稿子,上一期直接賣出了四萬多份,堪稱大爆。
他王賢也因為這個概念的提出,在圈里的地位獲得了極大的提升,堪稱這段時間最火的樂評人。
名利雙收的王賢也因此很快就意識到。
吳焯條線他可以繼續抓。
首先是吳焯現在名氣大。
其次,就是他提出來的,吃了第一口蛋糕,他不想把后續蛋糕讓給其他樂評人。
所以,繼續針對這方面的歌曲出刊,無疑是現在最適合他的。
而這方面的歌曲再沒有比吳焯的歌曲更適合探討了。
就像周杰倫將古風、中國風歌曲發揚光大以后,一直有大量樂評人針對他的歌曲進行探討一樣。
王賢覺得吳焯也有這方面的潛力,他以后會將精力放在吳焯的歌曲身上。
好吧,說白了就是吳吹。
樂評人針對一個歌手往往會分成兩個陣營。
一個陣營是吹噓陣營,另一個則是專門挑刺的。
大家針對歌手發布的歌曲發起戰場,你吹,我黑,吵吵鬧鬧吸引關注。
這其中,黑子樂評人無疑是能更加吸引關注的。
因為黑子天生就會受到歌手粉絲的敵視,而被粉絲沖。
這天然就能帶來不小的關注。
而關于這兩個陣營,一定程度上是與樂評人對歌手的第一印象有關。
很多樂評人黑某個歌手,一定程度上與他本身不喜歡這個歌手有關。
當然也有明明喜歡這個歌手,但因為工作需要,得挑刺的黑子樂評人。
而對于王賢來說,他是很欣賞吳焯的。
讓他去挑吳焯的刺,他干不來。
所以,他已然決定做一個吳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