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也發現了,這幾年唱古風的歌手越來越多了。
除了周杰倫,王力宏、林俊杰,甚至是大陸那邊都有不少歌手在唱帶古風的曲目。
這個市場已經完全成熟,你有好歌曲,不去占據一個份額,這實在說不過去。”
呂世玉認真的給吳焯分析,“就說你給《聊齋奇女子》寫的這首《癡情冢》。
它之所以短短一天的時間就沖到各大音樂平臺新歌榜前五。
不就是因為它是一首很純正的古風歌曲嘛!”
吳焯點點頭。
呂世玉說的這些的確沒錯。
這幾年,古風類歌曲的確開始在音樂市場中占據了非常不俗的份額。
很多歌手都有唱相關曲目。
王力宏的《花田錯》、林俊杰的《曹操》都是帶著強烈古風味道的歌曲。
“所以,新專輯以古風為主?”
吳焯摸著下巴沉吟。
呂世玉點點頭,隨后又搖頭:
“也不用全部都是古風,就像林俊杰、王力宏甚至周杰倫一樣,在專輯中放一兩首古風就夠了。
其他的歌曲,我建議用你的音樂。
這種音樂現在就屬你玩得最好,不能放棄。”
“這會不會太割裂了?”
吳焯想起上一張專輯的一些差評。
《我的個人風格》這張專輯的歌曲傳唱度非常高,火遍大江南北,算是讓吳焯正式在樂壇打響名氣,坐實了他創作才子的名頭。
不過,這張唱片也不完全都是好評。
在眾多差評中,吳焯見得最多的就是吐槽這張專輯的風格不統一。
吳焯自己也覺得那張唱片的風格有些太割裂。。
聽到吳焯的話,呂世玉突然開口:
“你覺得自己是什么風格的歌手?”
不等吳焯開口,呂世玉繼續道:
“我知道,第一張專輯的風格受到一些人的批評,讓你覺得,自己應該統一自己的風格。
你有沒有想過,風格這個東西其實很大原因是看歌手本身。
你自己是什么風格,你的歌曲就會帶著那種強烈的個人味道。
的確,曲風不一樣的歌曲可能讓專輯的整體風格很割裂。
但歌迷其實并不會在意這些。
現在不是八九十年代了,需要一張專輯的所有歌曲做到統一。
數字音樂的興起,讓現在的歌迷已經不是那么重視專輯的風格意義。
他們在意的是你的歌曲好不好聽,他們喜不喜歡。
而你上一張專輯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
大家都很喜歡那張專輯的歌曲。”
呂世玉不愧是老牌制作人,也是混跡樂壇多年的老手,他的一針見血,讓吳焯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事實的確如此。
吳焯最大的優勢是什么?
當然是他腦海里那些歌曲。
而事實上,他腦海里的歌曲,大多是不同歌手的代表作。
不同歌手演唱,不同創作人創作,曲風、以及描述的東西都不一樣。
真讓他放棄這種混合風格路線,去走單一的一種風格,這無疑是自斷一臂。
“我明白了,給我幾天時間,我把歌曲規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