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義來說,演唱會的大頭收入主要來自于贊助、廣告、衍生品銷售、播出權等。
就說贊助與廣告,飛輪海這邊才剛確定臺省的兩場演唱會時間。
便已經有大量贊助、廣告找上了門。
僅幾天時間,兩場演唱會的贊助與廣告收入便高達八百多萬。
平均一場四百萬。
這四百萬人民幣的收入,飛輪海可以拿兩百萬。
算下來,一場演唱會,飛輪海方面可以拿480萬人民幣。
這筆錢,可米與天熹拿走240萬。
剩下240萬飛輪海四人平分。
一個人拿60萬。
而這還沒算周邊產品收益。
按照以前其他歌手的收益來算,周邊產品的收益也會是一筆非常大的數字。
如果加上,飛輪海每個人應該能拿最少80萬人民幣。
而這,還只是一場演唱會。
如果每一場的收益都是如此的話。
這輪演唱會18場,飛輪海每個人最少有千萬收益。
2007年的千萬人民幣收益啊!
“我不奢求太多,這次能有2000萬臺幣的收入,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飛輪海眾人私下算過這輪演唱會的收益。
汪東城是幾人中對這收益最期待的。
不過,雖然期待,但他的要求也不高。
按照吳焯的計算,每個人差不多能拿千萬收益。
但他自己把標準降了一半。
“還是開演唱會好,賣唱片,收益太低了。”
辰亦儒也嘟囔了一句。
的確,相比演唱會,唱片的收益的確少了很多。
不過,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很緊密的。
如果唱片沒有大賣,沒有那么多粉絲,演唱會根本不可能辦的起來。
甚至,就算辦起來,因為人氣太差的緣故,華研與可米也不會在演唱會的分成上給飛輪海四人讓出那么大收益。
是的,關于演唱會的收益分配。
在飛輪海人氣徹底爆開,開始籌劃演唱會的時候,幾方已經重新進行了分配。
要不是重新進行過分配劃分,飛輪海不可能有這么高的收益。
不止演唱會。
前段時間那次飛輪海與唱片公司以及可米的談判中。
就唱片收益方面也進行了重新的協商。
目前,這個談判還沒結束。
不過以吳焯的估計,可米與華研最終肯定會做出讓步。
畢竟,飛輪海現在太火爆了。
一首《sorry,sorry》直接火爆亞洲。
已經妥妥的亞洲一流團體組合。
當前能與飛輪海媲美的組合,也就韓國那邊的一兩個。
華語地區這邊,就連she這個女子第一天團都要靠邊站。
其他不說。
就說周邊收益。
從四月份開始到現在,飛輪海的各種周邊收益一直霸占著華語地區藝人榜榜首。
甚至,除了飛輪海四人的團體周邊。
在周邊前十里,還有吳焯、吳遵以及汪東城三人殺入。
吳焯的周邊收益更是排在第三的位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