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負責聊吧!如果能帶資入組也不錯。”
吳焯點點頭。
別人的帶資入組是資本先入場然后再確定角色。
他這邊則是反過來了。
因為歌手身份的加持,很多劇組都在搶著要他。
于是,天熹為了更大的利益,直接把資金捆綁在了吳焯身上。
也就是想請吳焯拍電影,就得接受天熹后面的時代影業的投資。
而對于吳焯來說,這并不是壞事。
是跟天熹互利互惠的事情。
天熹投入資金以后,會成為投資方之一,有權插手劇組一些事情。
這能保證吳焯在劇組的權益。
“你晚上有安排嗎?”
簡單說了《畫皮》的事情,陳惠英又詢問吳焯今晚的安排。
“有重要事情嗎?陳冠希約我到他家玩。”
吳焯在香港出席的活動其實不少,接觸的藝人也不少。
但就屬陳冠希會做人。
這家伙在知道吳焯要來香港后,提前兩天就打電話給他,說已經給他準備了接風宴。
“陳木勝聯系了我,想找你聊聊。”
“陳木勝?拍成龍的《我是誰》那個?”
吳焯頓了一下,隨后笑道:
“他該不會也是想找我拍戲吧。”
陳惠英點點頭,“我覺得應該是,英皇買下了新線影業2004年上映的《一線聲機》改編權,已經確定由陳木勝擔任導演。”
聞言,吳焯若有所思,大致猜出了這部戲是什么戲。
這應該是古天樂主演的那部《保持通話》。
這部戲在前世口碑好像挺不錯的。
也是從這部戲開始,古天樂正式開始了他的主角路。
不過,吳焯忍不住發笑:
“不找我的時候,一個都不找,找我的時候,扎堆來了。”
聞言,陳惠英也忍不住露出笑容,“這就是人氣歌手的好處。
周杰倫用了四年才達成這個目標,而你僅僅用了兩年不到。
再加上你形象比周杰倫好,片方自然而然更希望找你。”
這的確就是人氣歌手的好處。
歌轉影一直是娛樂圈最常態化的操作。
八九十年代,不少一線電影明星,便多從歌手身份轉成電影明星。
張國榮、梅艷芳、郭富城。
甚至劉德華有現在的成就,也離不開他在樂壇的成就。
如果不是有那么多歌迷支持,華仔恐怕就不是現在人見人愛的華仔了。
到了二十一世紀,這種歌轉影的情況還在繼續。
周杰倫、王力宏便在這幾年開始進軍影壇,準備將自己的歌迷人氣轉換成電影票房。
周杰倫在這方面就做的比較出色。
雖然電影口碑稀爛,但票房卻一直很高。
你可以罵他的電影演得爛,但不能說他的電影不賺錢。
這幾年他參與的電影,制片方都賺得缽滿盆滿。
王力宏差一點,但也緊跟周杰倫的步伐,今年還參與了李安的《色戒》。
現在,吳焯也開始被這些電影導演以及片方注意。
甚至,他受到的關注還更多。
畢竟,他或許在華語樂壇的地位還不如周杰倫這種耕耘多年的家伙。
但架不住他在整個亞洲范圍都有不俗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