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靈草剛一被丟進其中,就被狂暴而熾烈的劍氣迅速分解,變成了一堆渣滓。
“嘶……”
壞,劍氣太烈,而且還不夠凝實。
他屏息凝神,稍微將劍氣收斂了一些,然后將其繼續凝煉了些許。
又抓起一株寧靈草,丟了進去。
簌。
不出意外,又失敗了。
好在這一次,肉眼可見一抹寧靈草的藥液被析出,只是幾乎一瞬間,就被焚如業火的溫度蒸干了。
“需要稍微減少一些焚如的氣息。”
再來!
一遍,一遍,又一遍。
宋宴原以為劍氣煉丹,入門會極其的枯燥。
可實際上他發現,在這個過程之中,自己對于劍氣那粗糙無比的控制力,也開始逐漸精細了起來。
不知道消耗了多少寧靈草,終于,被他調整到了某一種特殊的平衡。
一株草藥丟入其中,其莖葉和固體雜質被一一分解,隨著劍氣丹爐的涌動,化作塵埃,被甩了出去。
一團藥液被擠壓著,緩緩向劍氣丹爐的最中央移動,反射著暗紅色的光澤。
“記住這個感覺……”
隨后他又反復嘗試了無數遍,終于將這種感覺刻在了本能之中。
其實它并不是標準答案,每一種靈草、每一種丹藥,在不同階段所需要的劍氣狀態不盡相同。
但它給宋宴提供了一個標準。
日后無論用劍氣去煉制什么丹藥,從這個標準開始慢慢調整,很快就能摸到門路。
與火法煉丹異曲同工,這是屬于劍氣煉丹的“火候”。
從前煉制養氣丹的材料還留著許多,并且它所需的材料也比較少,宋宴打算先從它開始入手。
煉丹殊途同歸,很多方面相差無幾,用它來熟悉和入門“劍氣煉丹”,再合適不過了。
說起這個,他想起來就覺得荒謬。
這《千丹異方》之中,用于劍氣煉丹范例的最低級丹藥,竟然是筑基丹。
似乎對他們來說,比筑基丹再次一些的丹藥,屬于丸,沒有什么煉制的價值。
這有好有壞。
好處是,日后如果宋宴需要筑基丹來突破筑基境,并且自己也找到了足夠的材料。
那么有此丹書傍身,即便是像炒菜一樣按部就班地煉丹,怎么樣也能摸出幾丸來。
壞處是……
在此之前的所有丹藥,所有要走的彎路,都需要自己一點點來摸索。
此刻,劍氣丹爐之中,懸浮著一大團橘黃色的靈液。
這是龍肝瓜的精華部分。
宋宴小心翼翼地操縱和調整著劍氣變化,這種時候,只要有一點兒不穩定,這團靈液,就會被瞬間蒸干。
或者干脆被劍氣直接甩出去。
某一時刻,靈液之中緩緩出現了一些細碎的雜質,沿著劍氣流轉的方向,緩緩沉降。
最終,被劍氣祛除出去。
這樣的步驟循環了多次,原本拳頭大小的靈液,就這樣被一點點壓縮。
直至凝成了蓮子大小,在劍氣丹爐之中緩緩涌動。
宋宴指尖掐訣,兩株寧靈草一左一右被丟入了其中。
經過此前的多番實驗,現在他已經熟稔于心。
雜質被祛除,兩團稍小的靈液緩緩向中央匯聚。
與中央那團靈液凝聚在了一起,在此過程中,又有一些雜質被剔除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