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宋宴回了拭劍峰,天色已經大亮。
他沒有走入洞府之中,反倒是走向竹林小院的躺椅,在其上坐了下來,優哉游哉地躺下。
隨后,翻看起了從書樓借閱的幾枚玉簡。
第一枚玉簡的主人,是眾妙門的金丹境修士,開篇批注上,非常高調地介紹了自己的身份。
宋宴暗暗琢磨,這一位,該不會就是從前宗主剛到楚國的時候,順手斬殺的那位眾妙門金丹吧?
此人所修煉的功法屬水,所以其中提到的許多靈物、丹藥,都與水行有關。
凝結金丹其實并不復雜,只需要將功法修煉至筑基境后期的圓滿,便可以嘗試凝丹。
聽起來與筑基沒有太大區別,但實際上,難度根本不能夠相提并論。
極少有修士真的不依靠外力輔助,便能凝成金丹。
在這一個步驟中,便需要輔以天地靈物,增加凝丹的成功率。
完整地瀏覽了一遍,將一些通用靈丹、寶物的名字記下,宋宴便打開了另外一枚玉簡。
這一枚玉簡的作者就比較低調了,沒有提自己是誰,開門見山,沒有一句廢話。
將自己凝丹的全部經過,都一一列出,事無巨細。
宋宴詳細看了一遍,將許多值得注意的細節記在了心中。
這其中,兩枚玉簡都提到了一樣能夠大大提高修士凝丹幾率的珍貴丹藥,名喚重元丹。
根據第二枚玉簡所說,修士達到筑基境后期之后,便要開始經歷極為漫長的靈力凝煉過程。
對于凝丹,直接影響成功率的最重要因素是靈力的凝煉程度。
而那重元丹,其效果便是將修士的靈力高度凝煉,以增加成功率。
重元丹最多可以服用三次,第一次的效果最好。
這一點,倒是與養劍丹有些相似之處。
只可惜,千丹異方之中,好像沒有記載這種丹藥的煉制方式。
若想要弄到丹藥,還得自己去尋覓。
不過,也不是只有這種丹藥有用,比如第二枚玉簡的那位前輩,就沒有服用重元丹。
據他記錄,重元丹和另外一種丹藥落靈丹,效果類似,但他只得到了落靈丹,最終也成功了。
看來多數修士的凝丹之路,都是不可復制的。
只要根據自己的道途、修為、功法、感悟等等,構筑出最合適,最有把握的一條路,那就是正確的。
宋宴思索了片刻,便將兩枚玉簡收了起來。
開始看起了最后的玉簡,也就是徐文軒特地找出來附給自己的那枚。
這一枚玉簡名喚《道統正藏》,打開看了個開篇,便立即引起了宋宴的興趣。
這道統正藏,似乎是一部叫做《云笈秘要》的古籍之中的一部分斷篇。
主要是講修仙界的諸多道統、修煉體系、秘術神通的來源和發展。
令人驚訝的是,它壓根沒提楚國這兩個字,從視角口吻來看,也許說的是整個人間修仙界的大致情況。
這種牽扯到歷史的文獻資料,比較有可能聊到有關劍修的事。
他細細看下來,卻發現這里頭內容其實不多,也沒有提到關于劍修的事。
不過,這里頭還真有一些關于修士凝丹的傳說異聞。
卻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此方人間界的修仙道途剛剛開始興盛。
那時天地之間靈氣充盈,靈物充足,各種天材地寶,遍地都是。
但修仙界畢竟剛剛開始誕生,修士們尋仙問道,根本就沒有前人指引。
所有一切的功法、道訣,乃至于靈物如何使用,效果會更好這樣的經驗,都是一代一代修士慢慢摸索,記錄,編纂,逐漸積累而來。
那個時候,人間整體的修煉速度和水平,其實是不如當前這個時代的。
轉折出現在一次“大天傾”。
不同于尋常的天災人禍,那時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蒼穹色變,大地崩裂。
從古至今,人間的許多地貌、地域,都發生過重大的變化,而那一次大天傾,便是最嚴重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