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三層的樓閣頂,兩鬢斑白的瘦削中年人如同一桿標槍般挺立,憑欄望向了一里之外的桃李園方向。身旁站立五個頭戴官紗,皂衣革帶懸腰刀的年輕人,正警惕地掃視著下方的各條街巷。
他們正是密偵司統領章牧之與幾位心腹,其余諜子則扮作平民,撒網一般散布地面。
桃李宴,屬于最高規格的國事活動之一了。
桃李園由王宮禁衛守護,在宴會的期間,鄰近街道被刑部捕快封鎖,次圈街道由白沙府差役巡邏。加上密偵司埋伏了暗樁,清風觀派出了仙師。保衛可謂不遺余力,水泄不通。
因為是華王天啟的別園,附近三百米內不準蓋二層房屋,一里之內不準建三層樓,以免偷窺。
這片區域是白沙城的最北端,距離高聳的城墻僅僅兩里半。
章牧之望著桃李園的繁花似錦,回憶往事,嘴角終于流露出了一絲淡淡笑意。
二十年前,十八歲的大哥給父王留下一信封,偷偷溜出王宮。帶著十六七歲的自己與童三、鐵四,游歷了瀟水、芝水流域。回來后差點挨板子,削掉王子身份。
兩年后的春暖花開,他故態復萌,再次出宮南下游玩了云山。
那時候,郭相爺的“歸化之法”初見成效,番人并不對立。越往山里走民風越淳樸,一路有驚無險。
最后一站,四人由東南的云山轉入西南的楚山,抵達西寧縣。在縣城的集市上,大哥遇到了渡過寧水賣草藥的大嫂,跟丟了魂似的。整天往集市跑,遭遇了大嫂族人的白眼與威脅,也不在乎。
大嫂那時才十七八歲,羞得不行,三天后就不來了。
大哥膽大包天,身為王子知法犯法。竟然出高價請人偷偷造了一具木排,在偏僻處強渡寧水。
一千二百年前,五國聯手毀滅了西女國。楚山神女出關后,屠盡十萬兵,流血一千里。自己也在與五國修士的戰斗中引發天雷,香消玉殞。華氏的先祖華龍才趁勢崛起,掃平西南。
感恩于神女,華龍想恢復西女國。但楚人卻不肯出楚山了,楚女也不嫁外郎。
于是,華國設立了永不征稅的西寧縣,嚴格限制外地人口涌入。始祖華龍親自定下了一個奇怪規矩,片帆不許下寧水,楚人卻可以過河來交易。
在自己與童三、鐵四及楚人的眼皮子底下,大哥與大嫂磕磕巴巴交流。竟然產生感情,傳遞出了機密信息。這件事,讓人想一想都覺得無比神奇。
四個人夜里渡河,摸入了楚山。自己與童三守護木排,大哥則帶著鐵四去找人。到第二天子夜,大嫂逃跑出來了。
但還是被發現,楚人一路追趕。敲鑼打鼓,山梁上全是火把。
五個人緊急登排撐篙,離岸三十多米了,楚人才追至江邊。那是一幕,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場景。
楚人不咒罵,不下水追擊,不射箭拋石。沿岸邊站成了一線,靜靜看著。
自己驚駭地發現,男女全部二十多歲,沒有一個中老年人。
在西寧縣里遭遇的情況也如此,小伙彪悍,姑娘嬌美。當時還以為是楚人習俗,拋頭露面的事全讓年輕人干。
現在看來,楚山之中壓根就不存在老者。
這怎么可能?
關于楚山,楚人,大哥后來禁止討論。所以,自己與童三永遠都不知道,他與鐵四在山中見到了什么。
寧水不寬,極窄處才二十多丈。但兩岸都是山崖,數百米一拐,水流湍急。
那夜不湊巧,子時前江水暴漲,濁浪滔天。拍打得木排幾乎散架,滴溜溜無法靠岸。
四個人均為通幽、凝罡境高手,卻是旱鴨子,撐排的水平不敢恭維。何況江水太深,一丈半長的竹篙探不到底,使不上勁。
木排越漂越快,如箭離弦,好幾次差點撞毀在礁石上。浪頭立起有兩米多高,一浪拍下,打得連人帶排沉入江水半截。
說什么人定勝天,在這樣的天地巨力面前,凡人如同螻蟻。
那一夜月光皎潔,漂流了十幾里后,遙遙望見神女峰,自己心中拔涼拔涼的。
過神女峰三里,是一個喇叭形口子。
寧水由一百多米寬陡然收窄至六七十米,沖出峽谷。落差劇降,簡直像一條瀑布飛流直下。河道的中央,橫亙著一堆臥牛狀礁石,被當地人稱作鬼門關。以如此高速撞上去,必然排毀人亡。
大哥與大嫂吵了起來。
一個喊:
“等木排稍微靠邊,我找一個崖壁的凹槽處把你丟上去。記住,一定要抓住東西呀。千萬別松開,等水位降落……”
一個說:
“你們不會水,可是有武功。呆會兒木排撞向山崖時,別用竹竿撐開了。往前跳,使勁抓住崖壁垂下的藤蔓,慢慢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