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大臣也都挺給面子,一個個好似沉醉其中,有的甚至喃喃自語。
“愿得長伴君王側,不負此生志未酬……”
“好詩,好詩。”
要是按照以往,肯定有人站出來夸獎,說魏王文采堪稱眾皇子的表率。
但現在有身在大漠那位的“破陣子”和“天地四言”,這話斷是沒人有臉皮說了。
李世民明顯對這詩挺滿意,笑吟吟的同時還有點意猶未盡,轉頭看向旁邊的李治。
“你可有佳句要獻與此宴?”
他身形不高,膚色白皙溫潤,眉眼清秀,唇角常帶笑意,舉手投足間透著文靜與謙和。
“啟稟父皇,兒臣可不如二哥那般有文采,不過倒也有一首拙作。”
“哦?那快快說來。”李世民眼中充滿寵溺之色。
“兒臣遵命。”說著,李治起身緩緩吟道:“春風拂面柳絲長,獨倚欄桿望遠方。江山如畫皆入眼,盛世繁華心中藏。”
不少大臣都暗暗搖頭,這詩比魏王李泰那首無論行文還是意境都差遠了。
李世民也感覺這詩有點差強人意,不過還是出言鼓勵道:“晉王,這詩也不錯,朕也甚為高興。”
說完,他看向眾人道:“來吧諸位,借這兩首詩,咱們再飲一杯。”
“謝陛下!”說完,眾人又干了一杯。一時間宴席氣氛更加熱烈,眾人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回到座位上的李泰悄悄給下面的御史大夫韋挺等人使了個眼色。
說實話,他現在是真等不及了。
那李承乾已經明擺著造反了,父皇不光不廢其太子之位,立自己為儲君,而且還對李治愈加寵愛。
因此,他決定借今天中秋之宴,鋌而走險,說什么都要讓自己登上儲君之位。
韋挺收到眼神,立馬起身走了出來。
李世民見狀,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哦?韋愛卿,也有詩?”
“回陛下,臣沒有詩,但臣有一忠言,不吐不快。”
“是嗎?那你說說吧。”
“啟稟陛下,如今太子李承乾起兵謀反,臣意,應該立刻再廢其太子之位。然,國不可一日無儲君,魏王忠孝仁義,文采出眾,可立為儲君。”
他這話讓在場不少人都露出詫異之色。今天李世民高興,還有這么多使臣在,就敢說這種攪風景的話,這魏王也未免太著急了一些。
果然,李世民面色微沉,將手中酒杯重重放在桌臺上,明顯是不高興了。
但李泰已經決定拼了。
此時,他的黨羽全部出列道:
“臣等附議。”
“臣等,還請陛下決斷,以固國本!”
對李世民極為了解,從秦王府就跟隨至今的大臣,見到這個情況,都心中苦笑,今天怕是有人要遭難了。
但朝中可不止有孤注一擲的魏王黨羽,還有一堆鐵頭娃。
這時,孔穎達站了出來,一撫長須,躬身道:“國不可一日無儲君,臣也認為應盡快立定太子之名位。”
不待李世民說話,他繼續道:“古來君王,立儲有三,立長,立賢,立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