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輝可能熱的實在不行,將身上鎧甲卸下,同時說道。
“陛下,這么跑下去也不是個事啊,不如回豐州得了。”
李承乾搖了搖頭,他不是沒想過去豐州固守,然后召集侯君集等人前來。
但如此不光分頭出擊的方略毀于一旦,而且會形成被圍點打援之勢,太過被動。
更主要豐州糧草不多,還沒存儲太多火藥,如李世民后續大軍有攻城器械,能不能堅持到援軍到都是個事。
“向輝,既然咱們水源不多,那李世民也差不多,如果能在附近水源地設伏,你覺得如何?”
還是那句話,北向輝除了人渾,上一陣沒腦子,統軍能力沒任何問題。
同時兩次在大漠殺敵,而且也沒少問俘虜地形問題。
所以目前所處這地方,雖沒來過,但也知道東南西北。
“陛下,俺如果沒記錯現在這地方往西一里多地,就有一處溪流,然后再遠就得五六十里地了。”
李承乾點了點頭,其實自己和李世民的部隊,都是唐軍,在軍制上屬于一模一樣。
騎兵,急行軍分成小隊,每隊五十五人,其中隊長一名,下轄五‘火’分別為負責真擦的斥候火、負責包抄沖殺的跳蕩火。
同時還有一名掌水囊分配的‘水虞官’其下轄輔兵五人負責拿凈水起居等。
如此的兩個小隊,也就是十火可組成‘鋒矢陣’進行集體沖鋒。
李世民大約有三千人左右,也就是有三百六七十人去打水。
不過,怎么準備預判出李世民部隊去打水時間,和如何襲擊又是個問題,畢竟自己這兩把刷子能想出來的戰術,李世民不可能想不到。
“對了,向輝,這附近有沒有是個埋伏的地方?”
“太適合的沒有,不過再往北,不遠有一處緩坡,能居高臨下沖殺敵軍。”
李承乾眼中露出決斷之色,單手摸著下巴上的胡須,腦中分析一通所有可能。
片刻后,說道。
“這樣,咱們馬上開拔,至你說那緩坡初,然后朕帶龍纛在坡下留守,同時分兵在坡上,你則親率五百兵馬潛行至西便一里水源地。”
北向輝聽到這話,嚇了一跳,可以說李世民不忠不孝,但絕不能說李世民菜。
李承乾留在這,雖然借助緩坡,但也根本沒有贏得可能。
“要不,俺留下冒充陛下吧?”
他如此安排,是要以緩坡的地形優勢讓李世民覺得自己已經逃跑無望,要做困獸之斗。
如此李世民急功近利之下,就會忽略自己會在水源地埋伏。
全力攻殺自己之前,他也肯定會給馬匹補充足夠的水,如此北向輝的埋伏就起作用了。
到時就可以圍水打源,慢慢跟李世民玩。
“不用!那李世民那老登太精明,如朕不親自留下這露個面,他定會猜出朕的計謀。”
北向輝見狀就要再勸,被李承乾抬手攔住:“你放心,朕也不是要真的和他沖殺,等他快到了,朕就會離開,想追也不是那么容易。”
“好吧。”北向輝見他如此堅決,只能有些不情愿的點頭應道,然后又加了句:“陛下,一定小心。”
“哈哈,放心吧,你速去分派兵馬吧。”
“末將領命!”
李世民策馬狂奔,如此炎熱的天氣,卻沒給他帶來太多不適,只是額頭微有一層細汗。
其還在太原當李公子的時候,有一相士給他算命,說其因出生戊午年十二月壬午
其年命納音:天上火,也就是說一輩子離不開火,越是燥熱月無往而不利。
李世民雙眼微凝,旁邊和他策馬并行的斥候,正語氣急促的給他匯報這李承乾方面情況。
聽完后,他雙目陡然睜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