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是叔叔能忍,嬸嬸都不能忍。
下意識就要下令出兵,但朝堂不是戰場,很多時候殺人是不能完美解決問題的。
更主要等兵到了,打完了,再運糧回來,黃花菜都涼了。
李承乾此時突然有種無力感,因為他知道門難辦,但沒想到竟然這么難辦。
心中微微嘆了口氣,愈加佩服李世民,就老李那性格、脾氣,自己兒子都說砍就砍。
竟然能忍這群王八蛋十來年,真牛x。
想到此處他也動了想忍的心思,不過問題是因為他起兵造成的一系列連鎖反應,直接加劇了門閥和皇權的矛盾。
因此就是跪著要飯,人家都不一定給。
神色平靜下來,語氣也變得不喜不怒。
“好,朕知道了,春種糧種,朕不日會和玄奘法師商議,讓天下佛門資助眾生。”
“至于江南道,朕過后自有旨意。”
“記住,目前朝廷當務之急,就是春種,六部必須全力以赴,但有吃差池者,別怪朕不講情面。”
重臣神色鄭重,齊齊拱手:“陛下神明,臣遵旨。”
而后眾臣陸續離開,畢竟農業王朝的春種、秋收可是一等一的大事,需要各部官員全力應對。
李承乾忽然抬手指向長孫無忌。
“趙國公,留下,朕有事和你商議。”
這話,讓不少正欲離去的大臣眼中都閃過一抹難以掩飾的嫉妒。
以前他們都能感覺到,李承乾在有意無意壓制長孫無忌權力,但自從來了長安,卻變的無比信任。
而且他從前便是李世民最倚重的肱股,兩朝恩寵,很難讓人不生出嫉恨之心。
但他們都忽略一點,就是長孫無忌從來不和五姓七望拉扯,甚至子女要么和皇家聯姻,要么就普通人。
待所有人都離開后,李承乾緩緩起身,走下御座,聲音平和。
“舅父,坐下說話。”
長孫無忌輕輕點頭:“嗯。”而后在身旁隨意找個了地方坐下。
李承乾現在心中非常急切的想先走第一步,就是開辦恩科。
等科道官員數量差不多后,就可以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攤丁入畝,從而完全解決門閥問題。
目光灼灼,語氣卻沉靜如水。
“如今孔師正在洛陽召集各地學子辯經,朕想借此良機,在洛陽開設恩科,廣納天下賢才。”
長孫無忌聞言,眼中精光一閃,撫須沉吟良久才開口。
“陛下,這個舉動自然是好的,也利于局勢,但您沒想象過,如此等于明擺著和天下世家作對。”
“您所說讓佛門資助糧草確實可解燃眉之急,然將來怎么辦?如想繼續穩定天下和征討河北道,江南、巴蜀糧草絕不可少。”
“還是說您有信心憑關中田畝、河東道鹽業、造紙就足夠支撐朝堂能蕩平天下世家門閥。”
“而且就是可以,戰端再開,要有多少無辜百姓受倒懸之苦。”
“同時就算您狠得下心,但世家萬一堅壁清野,大軍孤懸在外又當如何?”
這一連串的話,讓李承乾再次陷入沉默,本來的雄心壯志也被撲滅大半。
“朕...朕兵鋒所向,無敵天下,難道就無一步可走?”
長孫無忌苦笑一聲,緩緩起身,直視李承乾,聲音帶著一絲譏諷。
“恕臣直言,你以為太上皇兵鋒所向就不無敵天下嗎?”
李承乾長長嘆了口氣,心中憋屈的不行。
“難道朝廷就沒辦法了嗎?朕只能受他們這鳥氣?”
“不!”長孫無忌捻須一笑,眼中掠過一絲老謀深算的光芒,緩聲道:“江南米糧,乃朝廷命脈,咱們應該先穩江南道,同時以分而化之方略緩圖河北世家,如此步步為營,三年之內,天下可定,社稷可安,百姓免戰禍之苦。”
聽到這話,李承乾腦中靈光一閃,突然明白李世民讓兩位宗室大將駐扎江南道的意思所在。
可以說只要有江南道在手,朝廷可以說穩坐的釣魚臺。
想到此處,露出一抹苦笑。
“舅父,您的意思是,朕還得和太上皇談?”
長孫無忌并未回應,而是低頭裝起了啞巴。
這給李承乾愁的,他是不想跪著要飯,但更不想求李世民。
而且賭約已立,再去求,顯的自己有點太沒臉了。
李承乾望著殿外沉沉暮色,腳尖無意識點地。
良久,他終是苦笑一聲。
“朕考慮一下吧,最近朕可能要動用工部制作一些東西,以增加國庫收入。
“另外您一定要看住,因為春種萬不能再出亂子了。”
話音未落,殿外忽然傳來內侍急促的通傳。
“陛下!太上皇駕到”
只見李世民負手立于殿門,一身玄色常服,嘴角噙著似笑非笑的弧度,整個人神態看著十分輕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