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娘家一戶的事兒,就是托六郎的福,娘家不挨罰,還有族里,還有多的是住山上的人家,誰家不多留條后路。
唉
不管了!
顧文軒根本不知他大嫂還有這么多心思,見他大哥也到家了,趕緊吩咐下去上菜,不能喝酒,不是還可以以茶代酒。
用過晚膳,再回西院,先早一步趁天沒黑被奶娘抱回西院的兒子,又又睡著了,作息習慣不是一般的好。
他就不是自信,而是非常確定他兒子是來報恩的,誰家孩子如此懂事,該睡就睡,絕不打擾父母休息。
胡鬧了一晚。
趁著次日,媳婦兒還在睡夢中,他起的雖不早,卻也不遲,精神抖擻的依舊出門跑馬一圈,按考舉入門關熟練了一下騎射之術。
再回西院,去它的抱孫不抱子,抱兒子去花園轉了一圈,不管兒子聽懂聽不懂,給兒子介紹了諸多花花草草,又帶兒子去給兒子祖父祖母請安。
然后?
自然是將兒子“送”給他爺爺奶奶,還帶回西院干嘛,不多接觸,他兒子再伶俐可愛,怎么多得祖父祖母歡心,令祖父祖母偏愛有余?
要不說怎么說他媳婦兒在人情世故上絕對勝他一籌,他爹娘不要太稀罕小孫子,他爹如今就只要見到小孫子,讓他爹睡懶覺都和炕結成仇了。
嘿嘿,咱家乖乖這么早起來啦;哈哈,不愧是我孫子,這么早就知道找爺爺了……
說是拿小孫子當眼珠子都不為過,也就等大孫子在邊上,他爹為了一視同仁,才收著點,不然抱著小孫子都恨不得不松手。
不是他自夸,他兒子單憑外貌,就真真不是侄兒能比得了了,更不說他兒子老機靈了,說怕生又不怕生的,還知道誰是自家長輩了。、
就是他大哥大嫂,還有大侄子,只要見著他兒子,個個都不是一般稀罕,搶著想拐走他兒子的,他連多抱一下兒子的機會都沒了。
“老話說的好,一個兒子叫繼承香火,兩個兒子才叫開枝散葉。”
懂!
一個太少!
但也等過幾年再說不是,開枝散葉再大,還能大過我媳婦兒身子骨?怎么的,也要等你大侄子四五歲了再說,現如今不要急什么的。
不像顧二郎有兩個兒子了還不滿足,還想媳婦多產,顧文軒非常滿足有兒子能繼承香火,至于多個兒子,也好更開枝散葉?
少來!
能有一個兒子,他都對老天爺感恩涕零了,還奢求媳婦兒三年抱倆,開玩笑不是?
兒子多,固然是好事,可也要媳婦為先,如為了兒子多,把媳婦身子骨整慘了,兒子再多有何用?
說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哄人罷了,豈能當真,兒子再好,是兒媳的,是孫子孫女的,唯有他的夏夏?
執子之手,白頭偕老。
她是不會絕丟下他一人的。
“你就胡鬧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