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的夜晚。
馬迪赫軍的波斯教官納辛終于帶著人馬卷土重來了。
雖然他手臂上的傷還沒好。
可已經忍不住要回來一雪前恥了。
作為一名波斯特種部隊的隊員,在哈桑油田被對方無傷拿下一血,還打傷了自己一只胳膊。
作為波斯人,他實在忍不了。
這次他帶了足足240人回來。
這是足足兩個加強連的兵力!
哈桑油田里的兵力只有50多人。
大部分是本地招募的便宜雇傭兵,最有戰斗力的是那7名國外傭兵。
從兵力對比上,自己是對方的四倍。
重返傷心地之前,納辛對著地圖研究了足足兩天。
以前他是從沒這么看重過哈桑油田,這也不是他第一次來這里實施襲擊行動。
早在之前的幾個月里,他幾次帶隊突襲,讓駐扎在這里的米軍和伊利哥icdc部隊吃夠了苦頭,最終的勝利還是屬于自己,對方沒有一個部隊能在這里長期駐扎下去。
上次是自己大意了。
至少納辛是這么認為的。
從地圖上看,50多人的隊伍根本防守不住一個油區。
因為這個油區寬18公里,長度達到了32公里,就算那個叫做喪的家伙把自己的手下一公里安插一個哨位,24小時全天候無休,也沒辦法做到把油田周圍都監控起來。
而自己的240名精銳馬迪赫軍士兵可以分為四路,每路分兵60人,兩個排進行戰術配合,從四個方向對油田發起攻擊。
人數占優勢,自然就不會再考慮什么特種作戰,小分隊突襲之類的模式了。
干!
就是硬干!
武裝皮卡,大口徑機槍,rpg,無后坐力炮,還有各種輕機槍。
步兵連輕重火力都安排上。
跟油田里的人搞四面夾擊的步兵戰術。
就那五十號人,看他們能防住哪個方向!
今晚也不講什么技巧了,主打就是一個碾壓!
此時的納辛雄心壯志,要一雪前恥。
他想起了那個叫喪的華國人,也就是那家什么“音樂家”防務的公司老板。
想起他當著自己的面說出的那句話,說自己波斯好歹也是個古老文明,怎么就那么沒種。
沒種?
今天就讓他看看波斯人有沒有種!
車隊趁著夜色穿過了邊境,浩浩蕩蕩開了上百公里,終于進入了哈桑油田附近區域。
在距離油田還有十公里的地方,納辛在電臺里下令分兵。
浩浩蕩蕩的軍用卡車和武裝皮卡分別插向哈桑油田不同的方向,在外圍開始進行穿插合圍。
40分鐘后,納辛收到了各攻擊方向攻擊分隊領隊發來的消息。
“藍隊準備完畢。”
“綠隊已經就位。”
“白隊就位!”
納辛抽出手槍,朝天放了一槍。
“各方向攻擊部隊開始攻擊!重機槍掩護,遇到防御工事就給我上rpg,干掉他們!油田里只有50多人,他們防不住這幾十公里的縱深!各方向攻擊部隊一旦攻入油田后,立即安裝炸藥,點燃他們的燃料開始放火,讓他們首尾難顧!”
“各部隊要隨時匯報攻擊受阻情況,標定出對方火力點,先行攻入油田區的部隊分出攻擊小組根據他們的設防情況抄他們的后路,對他們進行分割包圍,讓他們在各個工區里的部隊不能匯合,之后逐個給我吃掉他們!”
納辛是個經驗豐富的指揮官,下達的進攻命令非常清楚且有條不紊。
這些武裝分子都是他一手一腳訓練出來的,戰斗能力知根知底,用起來也很順手。
而此時的哈桑油田和納辛第一次來的時候一樣顯得非常安靜。
遠處油田區里一片黑乎乎,靜悄悄,遠遠望去如同一座巨大的死城。
納辛所在的紅隊各車逐漸拉開一字橫隊。
這是一種松散的攻擊隊形。
各車輛之間間隔30米,朝著油田區出發。
由于油田區里的兵力極少,一字形橫隊會拉大對方的防御正面,要應付這種進攻就必須派遣更多的兵力進行防御和阻攔。
而兵力恰恰就是宋和平的弱點。
自己從四個進攻方向同時進攻,并且每一個方向都拉長進攻陣線,為的就是徹底拉垮對方的防御,讓宋和平那一點點人根本無力應付。
納辛在指揮車里根本坐不住了,直接從越野車的天窗里探出半個身子,看著星光之下自己指揮的部隊在戈壁沙灘上揚起濃濃的塵土,感覺胸中豪氣萬丈,勝利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