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蘭掃了一眼多功能顯示器(mfd)上的航圖,代表加油機kc-707的綠色光點正在前方預定空域穩定閃爍。
下方,亞歷山大港的燈火在地中海東岸勾勒出模糊的輪廓,更遠處是吞噬一切光亮的北非大陸的黑暗。
“全體注意。”
伊蘭的聲音帶上了一絲提醒的意味,“進入‘敏感范圍。保持電子靜默,ecm(電子對抗措施)系統待機,被動傳感器全開。雖然情報說他們有可能在這里部署薩姆-6,但那是老掉牙的貨色,射程也夠不到這里,大家還是要注意點。”
頻道里傳來幾聲短促的確認。
四架戰機依舊保持著緊密的鉆石編隊,如同四把沉默的尖刀,刺向獵物。
五分鐘后。
亞歷山大港東北方向約45海里上空。
一架龐大的戴勝鳥空軍kc-707“彎刀”加油機如同漂浮在夜空中的鋼鐵島嶼,尾部巨大的加油錐套在航行燈照射下,如同黑暗中搖曳的橙色燈籠。
它的翼尖和機身上,密集的電子對抗天線和紅外干擾彈發射器昭示著這并非溫順的“奶媽”。
“錘子編隊,‘彎刀’呼叫。
已目視接觸。
空域清潔,風速穩定。按標準程序開始輸油作業。”
加油機操作員的聲音平穩傳來。
“錘子收到。錘子1號先上。”
伊蘭推動油門,戰機微微加速,脫離編隊,精準地調整高度和速度,與加油機保持同向同速飛行。
下方是墨黑的地中海,反射著稀疏的星光,如同無底的深淵。
伊蘭的右手緊握操縱桿,左手精細地微調著油門。頭盔瞄準具(hmd)的綠色光環套住了前方加油機尾部那不斷微微晃動的錐套。
受油探頭緩緩從f-15i的機鼻下方伸出。夜間空中加油是對飛行員技藝和神經的終極考驗——巨大的加油機尾流湍流、昏暗的光線、錐套難以預測的擺動,任何細微失誤都可能導致致命的碰撞。
“穩住…穩住…”
伊蘭低聲自語著,戰機在氣流中微微顛簸。
hud(平視顯示器)上,代表理想對接位置的數據在不斷跳動。
他深吸一口氣,屏住呼吸,右手極其細微地前推操縱桿。
咔噠!
一聲輕微的、令人心安的撞擊感通過機體傳來,硬輸油管準確插入輸油口。
hud上亮起綠色的“connected”(已連接)字樣。
“對接成功。開始輸油。”
加油機操作員確認。
航空燃油開始汩汩注入“錘子1號”饑渴的油箱。
伊蘭保持著絕對的專注,雙眼死死盯著錐套和相對位置指示器,雙手如同焊在操縱桿和油門上,進行著精密的微操。
在他側后方,“錘子2號”已開始調整姿態,準備進行下一輪對接。
整個空域,只有引擎的轟鳴和氣流掠過機體的嘶嘶聲,充斥著一種緊張而有序的寧靜。
求月票!求月票!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