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學校已經開始開會討論,準備搞一個教研活動,到這個蕪湖一中參觀調研,學習先進經驗,交流重大教學成果。
至此,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教育部看見了上頭方針的實施成果。
蕪市教育局長入了教育部大佬的法眼,有了說得過去的政績。
周碩得到了將來高考時申請特長加分的機會,以及在文藝圈的名聲地位。
——雖然這個加分的機會周碩最后可能用不上。
其他學校的某些善于鉆營老師,得到了公費調研的美差,可以學習交流先進經驗。
簡直就是多方共贏!
當然,這些震動和變化,僅僅局限在教育系統內部,對普通人沒什么影響。
因為沒有哪個普通民眾會無聊的去關注《教育報》或者教育系統內部的消息。
他們也接觸不到。
因此,周碩暫時還保持著難得的清靜。
周碩能夠清凈,其他人可就清凈不起來了。
特別是龍國的文藝圈,整個文藝圈從上到下,都要為這四首詩抖上三抖。
《詩刊》作為龍國文藝圈金字塔尖尖上的刊物,上到國家機關,下到文學愛好者,都有著相當龐大的讀者群體,訂購者不知凡幾。
有周碩這四首詩珠玉在前,就注定著同期所有的詩歌都要淪為陪襯,在他的皓月之光下黯然失色。
詩刊作為格調最高的詩詞刊物,能在上面刊登的作品自然是萬里挑一,少之又少。
因此,《詩刊》除了刊登優秀詩作以外,也會花一定的篇幅介紹作者。
作者越有名,履歷越豐富,介紹的篇幅當然就越長。
可是這一次,讀者們看著這個叫周碩的作者后面跟著的簡短的介紹,以及周碩和《詩刊》上其他作者們格格不入的身份,都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前面那三首詩就算了,雖然寫的也很好,足以成為流傳后世的經典,出自一個高中生的筆下,他們也勉強可以理解。
畢竟這世界上總會有那種天賦型的選手,有這樣的才華,偶爾靈光乍現,寫出這樣好的詩也也勉強說得過去。
但后面那首詩是什么鬼?
豪放之風,簡直可以稱得上蓋壓一代,獨領風騷!
五千年上下,能和這首詩媲美的都沒有多少。
你tm告訴我這首詩的作者居然是一個高中生?
這tm是一個高中生能寫出來的?
許多人沒有見過真正的天才,所以總喜歡用自己那淺薄的見識、平庸的思想去類比、揣度別人。
他們沒見過,那就是沒有這樣的天才;他們做不到,別人也肯定做不到。
于是,質疑的聲音,鋪天蓋地而來!
甚至有一位神通廣大的老人,將電話打到了《詩刊》的主編那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