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悠三本書三個題材,兩本開山之作,已經有了一些夢入神機的樣子。
周碩很欣慰,明年兩個殿堂級作家,肯定是穩了。
到時候,在自己發起的“網文之王”評選活動中,西紅柿才算是已經有了和領航分庭抗禮的資格。
時間這么一晃,就來到了九月份。
九月份,周碩發布的《明朝那些事兒》第二冊依舊火爆,華夏書局依舊跟緊步伐,快速推出實體書。
可謂是連載與出版齊頭并進。
說到這里,突然想到一個笑話:
在藍星早些年的時候,手機還沒有普及,電腦就更不用說,那時候看網文的雖多,但在網上看的并不比看實體書的多太多,很多讀者,甚至是通過出版的實體書,才認識了一些網文作者。
這個時候,實體出版行業還算景氣,因此網文的收入不止訂閱,實體書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甚至有的實體書收益還比網上訂閱多——因為盜版實在太多。
這時候,我們神王的騷操作就來了。
因為實體書的出版并不影響網文的訂閱,所以這時候他的書網上連載速度是遠遠快于實體書的。
過了幾年之后,因為煉制十轉凈網蠱和消費亡妻,神王在網上的口碑變得極差,可以說是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這時候,它的書在網上連載的收益就受到了影響,因為上網的都了解他在網上的風評,根本不愿意花那個冤枉錢去訂閱。
只有一些不了解內幕的小白或者它的死忠粉,才會支持他。
再加上實體出版行業慢慢的不太景氣了,它的收益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這時候,我們的神王就開始它的騷操作了。
它把目光瞄準了青少年群體,然后搞先出版、再連載的路線。
想要提前看到劇情,那你就花30塊買我的實體書,就花那幾毛錢訂閱,根本就不配提前看新劇情。
等實體書賣得差不多了,它又把出版的內容放到某點連載,再圈一波訂閱的錢。
這也就罷了,它為了更好地圈兩份錢,甚至還搞雙版內容:
出版地方審核嚴,就搞隱晦一點,甚至大幅度刪減某些內容;連載的審核沒那么嚴,就可以看一些,嗯……大家都懂的內容。
所以說,活該人家賺錢好吧。
至于我們周碩,不管是連載還是出版,收益多幾百萬少幾百萬的,他已經不太在意了。
他現在更想看到的是,喜歡他的讀者,都能看到他的書——不管以什么方式。
九月份的主角并不是《明朝那些事兒》第二冊,而是開學。
新的學年,當然要另新的課本,特別是在今年一月份的時候,教育部在上面的思想指導下推動了教材改版。
因此在這個新的學年里,所有的學生拿到的課本,都是改版以后的課本。
還在讀高中的學生拿到新課本之后天都塌了,因為當他們翻開課本之后,赫然發現在一篇很長的文章背后,寫著“熟讀并背誦全文”幾個字。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