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聊陳院長語錄聊得正起勁,突然有人提醒:
【樓上的是不是歪樓了,我們聊的不是周碩嗎?】
【對哦。】
大家恍然大悟,話題又再次回到了周碩身上。
【不得不說,這哥們是真牛逼,上才兩年大學,就把學分全修滿了。】
【那算啥?人家還寫了兩部一百多萬字的長篇,一部十多萬字的短篇,還寫了一萬多字的高質量論文。】
【何止是高質量,那簡直就是學術前沿的重大成果!要是一個博士生能寫出這樣的論文,直接就可以畢業了!】
【我導師叫我好好去讀一下《人間詞話》,他說這是文學批評理論的開創性成果,顛覆了許多傳統的文學批評理論。】
【我導師也說這是文學批評的新標準和方案,叫我從里面找研究方向寫我的碩士學位論文……】
【我丟,這么牛嗎?】
【沒錯,就是這么牛!我導說以后很多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論文,基本上都要從《人間詞話》里面找方向……】
【所以人家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天才,而我們只是路人甲。】
【難道就我一個人發現今天下發的新版的《京都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規范》,里面多了一條新的規定嗎?】
【哈哈!我也發現了!最后面加了一條“優秀學術專著可以不遵循以上條例。”】
【這一看就是為了防止再出現今天這種情況特意改的!】
【效率這么高嗎?這么快就改了?】
【什么情況?為什么要改規范?】
于是去旁聽的同學就給大家講起了今天陳墨教授質疑周碩的《人間詞話》不符合規范,卻被陳觀堂院長訓斥的事情。
大家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樓上有人說什么“院長語錄”,陳院長確實很有魄力!】
【只有我覺得周碩答辯的時候很帥嗎?從容不迫的面對十多個教授的輪番提問。】
【在現場!周碩真的超自信!臺下十多個評審老師輪番提問,后面還有兩百多個同學旁聽,他居然一點都不緊張。要是換了我,估計連話都說不利索了。】
論壇的討論熱火朝天,到場的同學紛紛分享著今天的見聞。
那些在論壇上潛水的同學,開始后悔今天為什么沒有去旁聽。
【看你們說的這么精彩,只恨自己有事沒能親眼看到。】
【所以,有人拍了視頻嗎?】
當然是有的。
智能手機早在06年就已經發布了,07年的時候,各大運營商已經宣布“第四代網絡通信技術”已經突破。
如今已經過了一年多,4g技術雖然還算不上成熟,但已經可用了。
除了專業的視頻播放平臺上的影視作品之外,現在網絡上傳播的視頻的長度普遍都比較短,清晰度也不太行。
畢竟還是受到設備和網速條件的限制。
不過,這對于還沒有經歷過后世短視頻時代的08年網民們來說,已經完全足夠了。
于是,一些模糊的、不完整的周碩答辯的視頻,就在京大的校園論壇里傳播開了……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些斷斷續續的,周碩答辯的視頻,慢慢的就從京大的校園論壇,傳播到了圍脖上。
視頻并不算太清晰,只能勉強看出答辯的人的樣子,但聲音卻被錄得很好,每一句話都清晰可辨。
——這還多虧了京都大學頂級的音響設備。
視頻也不完整,也不算連貫,都是一段一段,斷斷續續的短視頻,有人弄了個帖子,把這些視頻按照順序發布了這些片段,好歹能讓人看明白。
這些視頻在圍脖上瘋狂的傳播,漸漸地,就有人認出了答辯的是周碩。
然后,這些人在關于周碩的話題下面開始了激烈的討論。
【這就是學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