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依舊是一冊十回,一套四冊,那就是四十回。
《俠客傳奇》出版社那邊,是按照一個月一冊的頻率發布的,到了六月,整部的作品,就已經發布完了。
七月份的時候,出版社把四冊單行本集結成套,又搞了平裝版、精裝版、典藏版什么的,小圈了一波。
雖然《倚天》的集結版銷量依舊一片大好,但未雨綢繆的出版社已經派出了周碩的老朋友趙明生過來旁敲側擊的打聽新書的想法,周碩當時正在和學姐雙宿雙飛,一句“旅游休息,沒想法”給打發回去了。
周碩回到京都之后,出版社那邊收到了消息,又來打探消息。
這時候,圍脖上也有一些看完了《倚天》之后無書可看的讀者過來催稿。
周碩見讀者老爺們等急了,于是經過一番考慮之后,把《越女劍》寫了出來。
畢竟大家馬上就要墜入《蜀山劍俠傳》的超級巨坑當中,還是需要一點像《越女劍》這樣的小短篇來調節一下的。
《俠客傳奇》雜志社那邊,拿到越女劍之后,雖然有點可惜是短篇,但還是歡天喜地的去o錢了。
金系武俠作品之中,戰力最高的,當然就是《越女劍》和《俠客行》。
這兩主角一個殺穿兩千披甲士兵,一個以浩瀚如海的內力對抗沙塵暴,反正都已經脫離了凡人的范疇,走上了修仙的道路。
《越女劍》這篇全文不到兩萬字,但余韻悠長,查先生在某個自序當中就曾說過:“《越女劍》是我最喜歡的。”
這是“西子捧心”的武俠演繹版,也是一個無疾而終的暗戀故事。
我們讀起來,就像那年在學校里,偷偷看那個不敢說出的心上人,又在很多年后,聽說ta已經和別人喜結連理。
這一篇意境悠遠的短篇,在讀者群體中引發了遠超預料的震動。
讀者們剛剛經歷了《倚天屠龍記》宏大的江湖恩怨與綿長鋪墊,正沉浸在張無忌的優柔寡斷與武林紛爭之中,猝不及防地撞上《越女劍》這篇古樸的“前傳”性質小品,一時間竟有些回不過神。
阿青那根看似普通的竹棒,居然可以在瞬息之間擊破兩千越甲!
這種超乎認知的武力描繪,讓習慣了“降龍十八掌”、“九陽神功”體系的讀者們目瞪口呆,許多讀者更是直呼“戰力體系崩塌了!”“原來武俠的終點是修仙?!”。
但愕然之后,便是更為熱烈的探討與回味。
資深讀者們迅速捕捉到了這篇獨特的文學價值:其語言凝練如詩,留白處盡是余韻,將用一種仿佛未經雕琢的語言,向讀者講述了一個美妙的愛情故事,一個天真少女的心思。
它與后期那些結構恢弘的長篇巨制截然不同,仿佛一柄未經劍鞘包裹的利刃,鋒芒逼人,又帶著原始的純粹。
《俠客傳奇》出版社原本只是指望著用這一篇短篇緩解讀者們迫切的心情,就連周碩自己,拿出這篇短篇也只是將它當作《蜀山》之前的一杯清茶,意在為讀者們滌蕩口舌,以迎接《蜀山》的饕餮盛宴。
卻沒想到“越女”阿青的驚鴻一劍,引發的熱議浪潮居然比《倚天》這樣的長篇還要激烈。
讀者們一邊爭論著阿青到底算不算修仙,一邊又忍不住反復品味那短短萬余字中蘊藏的驚人魅力。
慢慢地,讀者們的討論,從戰力轉向了阿青的少女心思,轉向了西施和范蠡的愛情。
阿青的純粹與失落引發了最多共鳴:
“阿青的愛慕,是不染塵埃的赤子之心。她欲傷西施,不是因為恨意,而是一種像孩童般笨拙的委屈,仿佛自己最珍愛的寶物,被從未知曉的人輕輕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