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也還罷了,什么“境界說”“創作與宇宙人生的關系”“詩詞創作中隱含的哲學與美學思想”之類的,他還勉強研究得明白。
但《古文尚書疏證》那就遭了。
別說研究,就是要看懂這本書,他還需要借助許多工具書。
每次打開這部難啃的大部頭,曹樂心里都要把周碩大罵一通,如此才能聊解心頭之恨。
五月份的時候,周碩被破格聘任為京大的教授,這也就意味著九月份開學的時候,周碩就要在京大開課了。
研究生,除了學習研究方法,研究課題之外,當然也是要上課修學分的。
雖然曹樂已經研三了,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尋找課題,撰寫自己的畢業論文。
但是,他的導師發話了:“周碩作為如今學術界前沿的權威大師,他的課你們還是很有必要去聽一下的,說不定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畢業論文方向。”
周碩被破格聘任為教師的事情,京大并沒有大張旗鼓的去宣傳,只不過在學術界內小范圍的流傳,因此,曹樂是不知道這件事情的。
而當曹樂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人都懵了。
???
不是哥們,我讀大二的時候你不是還在讀高中嗎?
怎么我才讀研究生,你就變成教授了?
……
許多京大大三的學生,也和曹樂有著同樣的反應。
這些學生一般是比較關注學業的,他們知道周碩前段時間公開答辯通過,同時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有的人甚至還去現場旁聽了周碩的答辯過程。
但是他們不知道周碩被破格聘任為教授了。
他們是在開學之后,看到了自己的課表才發現的。
周碩被聘任為京大教授,隸屬于古典文獻研究室,所以他上的課,當然是文獻學。
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們來說,文獻學是包含在培養計劃里面的必修課,許多關注學的學生在拿到課表之后,都會看一看任課教師是誰,打聽清楚老師的性格。
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不怎么關心這些事情,到時間就去上課。
還有一部分擺爛的,直接就逃課。
總之,關心學業的學生們看到了課表和上面的老師名字之后,表情都是這樣的。
(??_??
許多班級群里,更因此展開了討論:
“這個周碩,是我知道的那個周碩嗎?”
“我們學校好像沒有和周碩同名的老師……”
“他才讀了幾年書啊?怎么就變成老師了?”
“我記得他今年四月份才拿到碩士和博士學位證書吧?當時我還去旁聽他答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