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也附議。”
……
文臣之所以一股腦的支持李景隆,是因為當初爭嫡之時,李景隆是站他們一邊兒的,屬于自己人。
此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他們想通過李景隆,間接影響軍隊,甚至控制軍隊。
李青暗暗心驚,在朝堂混了這么久,這些文臣的心思,他又豈會開不出來。
娘的,這些人真他娘的貪婪。
李青深吸一口氣,正欲出班舉薦劇本上的第一人選,齊泰卻搶先一步,開口道:“皇上,臣以為曹國公的確稱得上帥才,然,并非最合適的人選。”
“愛卿以為誰更合適?”朱允炆已經全然沒了主意。
“回皇上,臣以為長興侯耿炳文最合適。”
“長興侯?”
朱允炆眼睛一亮,大點起頭,開國六公二十八侯,如今還在世的元老,就剩耿炳文和郭英了。
二人可都是在亂世殺出來的大將,其作戰經驗之豐富,便是朱棣也比不上。
他信任李景隆,但也覺得自己這位老表,沒啥實戰經驗,遠沒有老將耿炳文更有安全感。
朱允炆點頭道,“耿愛卿,耿愛卿,耿……”
“啊老臣在。”耿炳文一臉癔癥地出班。
“朕給你三十萬大軍,務必要一舉殲滅燕王叛軍!”
“啊?”耿炳文傻眼。
群臣也是一臉呆滯,平個藩王叛亂,用得著三十萬大軍嗎?
“皇上三思啊!”方孝孺拱手道,“用不了,根本用不了,十萬大軍足矣。”
“臣附議。”齊泰附和,“朝廷王者之師一到,燕王必敗,調這么多軍隊,純屬浪費,有那錢還不如給百姓減稅呢。”
“臣也附議。”黃子澄緊隨其后。
弄得跟他們掛帥一樣,完全就慷他人之慨。
三人一這么說,文臣盡皆附和,現如今,他們就是文臣代表。
朱允炆見狀,似乎也覺得有些小題大做了,但又覺得十萬有點兒少,于是道,“那就十三萬吧!
耿愛卿聽封!”
“老臣聽旨。”
耿炳文心里稍稍松了口氣,三十萬大軍,想輸太難了,十三萬倒是好發揮許多。
“朕封你為征虜大將軍,全權負責平叛事宜,副帥、先鋒……由你來任命,莫要辜負朕意。”
“老臣遵旨。”
“李愛卿。”
“臣在。”
朱允炆道,“朕封你為征虜監軍,協同耿愛卿,一舉蕩平燕王叛亂。”
李青抱拳:“臣遵旨。”
他暗暗放松下來,迄今為止,一切都在按照自己預想的劇本發展。
接下來,就看耿炳文如何表演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