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無能為力。
強如漢唐,一樣逐步走向衰落,這是封建王朝的通病,隨著歷史發展,階級矛盾逐漸顯現、加深,最后走向滅亡。
小胖苦惱道:“青哥,我現在好糾結,我是沒可能掌控武將了,他日登臨大寶,怕是只能用文臣,這一來,很可能會給子孫開一個壞頭兒。”
“也不能這么說。”李青道,“治理天下少不得文臣,國家治理的時間,遠比打仗的時間要多得多,即便你不用文臣,以后的皇帝也一樣會用;
再者,若個個都是武皇帝,大明也承受不起,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與民休息,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一樣是個好皇帝!”
小胖輕輕點頭,結束了這個沉重話題,“這些你我都看不到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只能盡力做到最好,至于以后……想操心也沒機會。”
李青點頭,笑道:“最近身體怎么樣,看你都瘦了一些,有沒有感覺不舒服?”
“有一點兒。”小胖苦著臉道,“食欲不振導致我都沒什么精神,而且老拉肚子,拉的我手腳發軟。”
“我開的藥效沒這么大啊!”李青詫異道,“是不是你加大藥量了?”
小胖訕笑道:“我這不是想快些瘦下來嘛。”
“身體要緊。”李青道,“你是我看著胖大的,這輩子和瘦是無緣了,只要不胖到影響健康就成。”
“……”小胖伸了伸懶腰,又換了個話題:“這段時間父皇一直忙著弄軍備,政務都不咋管了,走吧,事兒總得有人做。”
……
忙了一下午,李青到點下班兒,臨走之時給小胖開了副滋補的藥方,讓他好好調養。
回到家,洗了個熱水澡,享受生活。
李青舒服地靠在躺椅上,院里鋪著層落葉,夕陽余暉下,熠熠生輝,看著賞心悅目。
臘月,六十余艘寶船盡數造好。
江南的織造局、江西的瓷窯、大明各地茶葉……源源不斷地運來京師,為海上貿易作著準備。
與之同時,朱棣也在調兵也完成了,甚至連水師都調了過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很快,這東風就來了。
安南一個王室成員被找到,在宣慰司的護送下,來到大明驛館暫住。
朱棣得知消息喜不自勝,午朝時,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接見。
“小臣陳天平,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這位安南王室漢話說的不錯,雖然帶著濃重口音,但至少能聽懂。
但另一個人說的什么,就聽不懂了。
“平身!”朱棣和顏悅色道,“朕聞如今安南掌權者,非你們王室成員,而是一個姓黎的外戚代為執政,這是何故啊?”
陳天平謝禮起身,旋即又跪了下來,哭訴道:“求大明皇帝陛下為小臣做主。”
“哦?”朱棣很上心,問道:“你有何冤屈?”
“回皇帝陛下,建文……啊不,洪武三十三年,外戚逆臣黎季犛,謀害了國王,后又逼得五歲的外孫禪讓王位!”
陳天平憤聲道:“皇帝陛下,黎季犛根本不是代為執政,他就是篡奪王位啊!”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