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勃然大怒:“你他娘怎么有臉說這話?”
換個人說,他絕不會這么生氣。
這話誰都有資格說,唯獨李青沒有。
“皇上,這次是真有事兒。”李青認真道。
見他不似說謊,朱棣稍稍壓了壓火氣,“什么事兒?”
“我師父忌日快到了。”這話說多了,李青也沒了忌諱,“之前因為太忙,這兩年忙,我一直沒去,現在不是不忙了嘛。”
朱棣怔了一下,臉上的怒色趨于平和,大明以孝治國,雖然帝王可以奪情,但必須得是特殊情況。
“那行吧!”朱棣點頭同意,“就一個月。”
頓了頓,“要不要給你派些錦衣衛隨行?”
“這倒不用,只是燒個紙錢而已,又不是衣錦還鄉。”李青笑道,“我的本事,皇上你又不是不知道。”
朱棣一想也是,“對了李青,你家人呢,怎么從來沒聽你說過?”
“我是孤兒,從小跟著師父長大。”李青臉不紅氣不喘。
謊話說多了,也就習慣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還真是孤兒,別說爹娘了,祖宗十八代還沒出世呢。
朱棣沒再說什么,甚至沒懷疑張邋遢沒死。
在這孝道大于天的時代,沒人敢拿長輩死了開玩笑,且在他的印象中,李青也不是那種人。
“早去早回,遲到一日,朕扣除你一個月俸祿。”朱棣哼哼道,“田畝清丈,攤丁入畝的國策很好,你還有沒有更好的,一并說出來。”
李青搖頭,“暫時沒了,以后想到了再進諫皇上。”
富紳的利益被一步步壓縮,幾近崩潰邊緣,若再激進改革,絕非好事兒,一個弄不好,甚至連現在的成果也要毀于一旦。
李青在這時代待了這么久,對這里的彎彎繞再清楚不過。
即便朱棣能實施出來,他駕崩后也會被推到,還可能遭到反噬。
大明能如此已經不錯了,只要沒有戰爭發生,百姓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不給官員占一點利益,根本不可能。
“先生要出遠門啊?”
“嗯,最多一個月就回來。”李青掰下一些嫩玉米,用絲綢包著,又整理出數十本《永樂大典》,見三女面露不舍,笑道,“興許二十多天就回來了。”
按照他的估計,住不了幾日,老頭子就煩他了。
三女怏怏點頭,“先生一路順風。”
“嗯。”李青笑著點頭,固定了一下包袱,翻身上馬,“走啦!”
……
十日后,李青拎著大包小包,輕車熟路地上了山。
道觀還是老樣子,似乎更破舊了些。
“師父,我回來了。”李青喊了一嗓子。
“吱呀~”
小破門被打開,中年朱允炆出來,見是李青,臉上露出一抹欣喜,“師兄你可算是來了。”
“可算?”
李青心中一凜,急問道:“師父呢?”
“在道觀里,師兄隨我來。”
聽到老頭子在家,李青反而更不放心,以他對老頭子的了解,要是沒病沒災,絕不會這么老實。
“師父怎么了?”他的聲音有些發顫。
朱允炆黯然道:“師父…病了。”
果然……
李青心中焦急,立即加快步伐,很快來到張邋遢的臥房。
見師父平靜地躺在床上,雙眼緊閉,神態祥和,就跟死了一個樣兒,李青心都涼了。
自己這烏鴉嘴,竟然一語成讖……把師父咒死了?
“啪嗒——!”
包袱墜落在地,李青三步并作兩步,跪在床前,悲慟出聲:“師父,師父你怎么了師父?
啊……師父,你不能死啊!
我以后再也不咒你了……”
李青聲音發顫,感覺天都要塌了,“師父…我和你相依為命,同甘共苦那么多年,想不到今天……黑發人送……”
“你咒我什么?”張邋遢睜開眼,問。
“我咒你……欸?師父你沒死啊!”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