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無奈,朱棣多疑的性格,比老朱還嚴重,最起碼人老朱不懷疑自己兒子。
“好了,回去準備一下,明兒咱們就走。”
“能帶家屬嗎?”李青問。
朱棣臉色陰沉,“別逼朕扇你。”
“……”
——
次日一早,皇帝北巡,百官出城相送。
事實證明,群臣還是很守規矩的,皇帝退了一步,他們也退一步,各自留一線,不把事兒做絕。
這些官場老油子,最是懂得分寸。
當然,主要是群臣明白,真把這位爺逼急了,他是真敢宰人。
朱棣做事風格,如朱元璋一樣,甚至某些事兒,比朱元璋還狠。
比如:剝削官紳!
……
龍輦上,朱棣沉默不語,一直看著窗外風景,李青也不是第一次坐龍輦了,神情平淡,靠在另一側窗口,掀著轎簾賞景,中間夾著的朱瞻基很是難受。
他這個年齡段,正是閑不住的時候,待在轎子里還不如在外面騎馬呢。
但,他也不敢說出來,這次出行之前他就打定主意,一定得把爺爺哄開心了,穩住太子一脈的地位。
沒辦法,二叔虎視眈眈,大有卷土重來之勢,他必須得努力。
朱瞻基一直耐著性子保持沉默,不打擾爺爺賞景,不過時間一久,他就坐不住了。
他扯了扯李青衣袖,李青轉頭,“怎么太孫?”
“沒什么。”朱瞻基笑笑,小聲道,“咱倆換換位兒。”
李青同樣小聲:“不換。”
“你……”朱瞻基無奈,小聲哀求,“看在小胖的份上,你就跟我換換吧,我憋得難受。”
“嘀咕什么呢?”朱棣放下轎簾,陰沉的臉轉了過來。
“沒、沒什么。”朱瞻基知道爺爺心情不好,連連擺手。
李青倒沒什么顧忌,“太孫嫌這里太悶,想出去透透氣。”
朱棣看了朱瞻基一眼,“出去!”
“爺爺,我……孫兒告退。”朱瞻基患得患失地點點頭,就像被女神呵斥的舔狗一樣。
朱棣呼出一口濁氣,道:“知道朕在想什么嗎?”
“不知道。”李青搖頭。
見老四臉更黑了,連忙撿起話頭,“皇上在想什么啊?”
“朕在想啊……”朱棣嘆了口氣,“他日若真遷都了,朕死后會不會再遷回來?”
“應該不會!”
歷史上,朱棣遷都北平之后,就此定下了,并無再遷都事情發生。
“朕倒覺得可能很會。”朱棣道,“之前建新都、通運河,朝廷花銷甚大,朕也自覺身體扛得住,所以便打消了修建陵寢的念頭,如今是時候提上日程了。”
帝王陵寢一般都是帝王登基之初,便開始修建了,朱棣憋到現在不建,也是難能可貴。
本來在永樂七年的時候,他是準備建的,當時百官也同意,條件是把新都、運河工程緩緩,因為國庫開支太猛。
朱棣脾氣上來,索性不建了。
而這次歷經喪妻之痛,對老四的打擊很大,開始考慮起自己的身后事。
古人最重視身后事,帝王更是如此。
朱棣苦笑道:“朕只有埋在順天,才能徹底斷了那群家伙的念想。”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