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早有準備,當即擺出拒馬樁,同時,盾牌兵結方陣,騎兵側面反攻響韃靼騎兵。
瞭望臺距離戰場尚遠,畢竟是皇帝圣駕所在,自然不能離戰場過近,所以只能通過火光判斷大致局勢。
甚至難以進行指揮。
好在朱棣提前下達了作戰指示,明軍攻勢有條不紊。
皇帝親征,對軍心的正向作用太大了,主將、士兵盡皆用命,一絲不茍地執行著軍令。
場面并不血腥,因為看不見,能看到的只有一條條火龍,以及漫天遍野的喊殺聲,悲壯中帶著一絲殘忍的絢麗。
于謙第一次見識真正的戰場廝殺,由于經常去演武場,他對兵事也產生了很大興趣,看了許多兵書,雖然目下仍停留在紙上談兵,但至少能看的懂戰場局勢。
他看得出來,目前是明軍占優,且優勢不小。
擔心的事兒沒有發生,于謙心中的大石緩緩落了地。
這時,李青不失時機地教道:“白天作戰確實對明軍更有利,但打仗是兩方人的事兒,考慮自己的同時,也得考慮敵軍;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李青教的認真,于謙聽得認真。
——
韃靼帥營。
穆卓兒坐在矮凳上,熟練地分割著烤全羊,神態頗為輕松,太師阿魯臺坐于可汗之位,大口喝著酒,笑聲朗朗。
相比二人的放松,另外三個大胡子中年人,卻是神情慌亂。
“太師,明軍戰力彪悍,我們的勇士雖然勇猛,但也難以抵擋明軍大炮,韃靼部是不是該出兵了?”
“哈哈……三位放心,我們韃靼最講義氣,絕不會把兀良哈當炮灰。”阿魯臺笑呵呵道,“阿卜只奄,你即刻去抽調八千勇士,去助兀良哈的勇士一臂之力。”
“是。”
韃靼大將阿卜只奄,扶胸行禮,轉身去了。
穆卓兒將分割好的烤羊,送到三人面前,笑道:“等敗退了明軍,咱們轉頭就去收拾瓦剌,今日的瓦剌,就是明日的兀良哈。”
“不錯。”阿魯臺接言道,“瓦剌并非天可汗的后裔,卻妄想統一草原,簡直癡心妄想,咱們雙方聯手,滅了瓦剌,然后揮師中原,大業可期啊!”
“太師英明。”兀良哈三位首領,拍著馬屁。
他們并沒打算攻打大明,不是不想,而是知道打不過。
之所以加入韃靼,也是無奈之舉。
他們的處境很尷尬,一直在大明、韃靼、瓦剌之間求生存,這些年隨著大明內治,他們被欺負得很慘,
韃靼欺負完,瓦剌欺負,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苦。
他們不是沒向大明求過援,但朱棣巴不得他們內部大亂,內耗下去呢,哪里會出兵幫他們。
不過,為了讓兀良哈盡可能和瓦剌、韃靼,相互消耗,他加大了雙方貿易,這也是兀良哈能撐下來的原因。
可以說,兀良哈就是妥妥的工具人。
他們明白這點,但他們也很無奈。
大逼兜挨多了,兀良哈也長了心眼兒,痛定思痛之后,開始明面上仍對大明稱臣,暗地里和更強的韃靼眉來眼去。
直到半年前,韃靼允諾只要愿意聯手,滅了瓦剌后,就讓他們取代瓦剌,他們這才決意投靠。
當然,他們也沒得選。
加上,他們一直被韃靼欺負,卻從沒欺負過韃靼,當然,他們也沒實力欺負韃靼。
他們愿意相信,讓韃靼在兀良哈和瓦剌選一個,韃靼肯定會選他們兀良哈。
阿魯臺吃著公主分割的羊肉,心里美美噠,舉杯笑道:“來,為我們的大業干杯!”
三人連忙舉杯,“敬太師!”
外面殺聲震天,大營里卻是酒酣耳熱。
穆卓兒埋著頭,興致勃勃地分割著羊肉,嘴角上揚……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