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賈不能穿絲綢他自然知道,光天化日他也不敢穿,都是在家偷偷穿,不過,他是半夜被人衙役強拽出來的,當時只來得及套了件布衣,根本沒想到這層。
“老爺饒命,饒命啊……!”金元寶這回是真怕了,磕頭如搗蒜。
能不怕嗎,往嚴重了說,他這是僭越之罪。
李青倒也不想在這種事上上綱上線,因為他覺得老朱這規定不合理。
百姓雖然能穿紬紗絲絹,卻買不起,商賈買得起,卻不能穿,實在有些……不可理喻。
李青也曾建議過老朱,不必過于嚴苛的規定子民服飾穿搭,但被固執的老朱否了。
不過,老朱也不是誠心拿人開涮,之所以有如此規定,是因為老朱出生在元末亂世。
當時窮苦的百姓飯都吃不上,而有錢的富紳、地主,卻是個個衣著華貴,穿金帶玉,甚至和公侯勛卿沒有區別。
老朱認為,富人窮奢極欲,窮人連飯都吃不上,會造成國家不穩定。
而且,他覺得富人如此奢侈,幾乎和王侯無異,沒有上下尊卑也不行,元朝滅亡,跟這個有很大關系。
于是,老朱對百姓的服飾做了極致入微的規定。
比如:以衣服的顏色、布料,來區分士農工商;百姓不得用金、玉、珍珠……做飾品,只能用銀。
老朱這么做,是為了劃分階級,以此鞏固皇權。
老實說,這一招很有效果,但也等同于開了歷史倒車。
自秦二世而亡,奴隸制徹底破滅后,封建王朝開始興起,隨著朝代的更迭,社會風氣整體是朝著開放發展的,尤其是到了大唐。
風氣之開放,不弱于后世太多。
一直到宋朝,還一直保持著這種開放,到了元朝開始開倒車,大明在元朝的基礎上,又往回開了一把。
清朝……則更嚴重,不禁徹底奴役了百姓,還來了個閉關鎖國。
大明禁海基本名存死亡,事實上,有明一朝海商基本沒斷過,而清朝的海禁,他是真的禁。
其實,要是歷朝歷代都延續漢唐風氣,且逐步開放下去,早就達到后世的開放了。
當然,那樣的話,封建王朝估計早就結束了。
不過,真要是在這大明解放百姓思想,具體是福是禍,李青也不好做決斷。
李青收回飄飛的思緒,抬手在金元寶的臉上拍了拍,“我問你,有沒有間接走私?”
“真沒有啊!”金元寶死命搖著頭,“欽差老爺明鑒,草民這身衣服是…裁縫鋪用錯了料子,草民舍不得扔,一時糊涂才……草民保證,從未在外面穿過。”
李青懶得計較這個,湊近了些,輕聲道:“別裝了,你真正后臺是寧王對吧?”
“什么?”
金元寶不大的眼睛瞬間瞪得溜圓,滿臉駭然,“你…你是怎么……”
“只要你乖乖按我說的做,我保你無恙。”李青笑道,“如何?”
其實李青也不知道,他是蒙的,但也不是瞎蒙。
最大的走私頭目是寧王,而洪都離新淦只要二百余里,金元寶這么大的瓷器出貨量,他不可能無動于衷。
事實的確如此,金元寶的真正東家,并不是金幼孜、楊榮,而是寧王。
金元寶陷入兩難境地,要是投靠欽差,待欽差走后他也不好活,可不投靠欽差,他現在就得死。
“草民聽欽差老爺的。”金元寶秉承著能活一時是一時的理念,痛快答應,諂媚道,“還望欽差老爺事后,寬恕則個。”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