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
半刻鐘后,朱瞻基對比了一下,沒有問題之后才收起來。
“你放心,只要你守諾,之前的事既往不咎。”朱瞻基道,“不過,你要是違反承諾,那可別怪朝廷不講情面。”
他沉聲道:“屆時,不僅是削藩,寧王府的資產也會盡數抄沒。”
朱權心中涌起一股怒氣,但很快就屈服于現實了。
若是說建文削藩時,他還有點兒實力對抗一下,那么現在他一點對抗的資本都沒有。
削去護衛的藩王,可真就是沒了牙的老虎,只能任憑朝廷拿捏。
朱權嘆了口氣,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幾歲。
氣苦道:“本王明白!”
朱瞻基笑笑,“那就好,寧王爺請回吧!”
“就這么讓我回去?”朱權滿臉詫異。
“當然不是,東廠、錦衣衛會與你同去,交接貿易事宜。”朱瞻基笑道,“不過你放心,貨物會按原價格給你結算,不讓你吃虧。”
朱權暗罵:“這小崽子跟他爺爺真是一個德性,凈他娘的吃肉。”
“……好!”
……
寧王走了,不過他的生意并未荒廢,由朝廷全面接手。
這波,朝廷直接吃現成的,錢賺的簡直不要太輕松。
解決了藩王,朱瞻基瞬間硬氣,直接召集六部,以及部分留在金陵的勛貴,來到皇宮開會。
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朱瞻基直接傳達圣意:
一,做生意,罷官黜爵;
二,保官保爵,不做生意。
兩條路,選一個。
不選?那一條也走不成!
最終,在朱瞻基的威勢下,所有人都站了隊,清一色地選了第二條路。
他們都明白,權勢在,沒錢也好搞錢,權勢沒了,有錢也難守住。
李青自然也明白,無法真正規避他們插手貿易,但不管怎么說,杜絕官員勛貴直接參與,總歸是好的;
至少可以限制他們,不至于明目張膽地巧取豪奪!
……
解決完開海的大事,朱瞻基開始解決貪腐的事,進一步遏制他們不安分的心。
這段時間,廠衛一直在暗中查探,也有了不小建樹。
五日后,蘇.州知府被東廠番子帶來,朱瞻基本想親自斷案,但考慮到自己的身份,便把這案子交給了李青。
大明的官員幾乎沒有不貪的,只是這位知府貪的過分了,而朝廷又正好需要樹立典型,只能‘委屈’他了。
證據確鑿,又有廠衛的酷刑,蘇.州知府很快就供認不諱,承認收了富紳的錢,為富紳在海上貿易上大開方便之門,并惡意幫打壓中小資產的商人。
李青也不客氣,直接判了斬刑。
七日后,杭.州知府也被羈押而來,同樣的流程走了一遍,而后人頭落地。
半個月后,海寧知縣東窗事發,處以斬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