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那何不直接殺了殉葬?”張皇太后不解,“立子殺母的事,歷史上又不是沒發生過,況且你又那么喜歡她,讓她陪著你不好嗎?”
婆媳矛盾自古皆然,孫氏雖然是張氏帶進宮的,但二人的關系……客氣的說:也就還好。
我是想殺她來著,但我也怕你大權獨攬久了,戀權不放啊……朱瞻基心說:不管如何,她是鎮兒的娘,鎮兒得勢她獲利最大,她對誰惡,都不會對鎮兒使壞。
朱瞻基可謂是算計到了骨子里,前期若年幼的兒子實在穩不住朝局,為了大明江山,他不介意讓兄弟繼位;
且前期孫皇后面對身份、地位強壓她一頭婆婆,也支棱不起來。
但若前期穩得住,后期兒子成長起來,張皇太后要是還不放權,那孫皇后這個兒媳婦第一個不答應。
朱瞻基心思之重,便是宦海沉浮數十年的三楊、蹇夏,也拍馬難及。
這也是他能在一群人精的朝堂上,照樣玩得轉,且玩得溜的原因。
朱瞻基找了個托詞:“鎮兒還小,不能讓他沒了父親,又沒了母親。”
張皇太后哪里知道兒子的心思,她點頭答應,并未多想。
“還有嗎?”
“母后要防著孫氏。”朱瞻基又說了句挑破離間的話,為將來婆媳大戰,埋下伏筆。
張皇太后重重點頭:“母后都記下了,兒啊,你有什么心愿嗎?”
朱瞻基深情的說:“兒希望母后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樂樂……”
“我的兒啊……!”張皇太后破防,嚎啕痛哭。
……
晚上,小朱祁鎮來了乾清宮。
朱瞻基算計完老娘、媳婦,開始算計兒子。
盡管兒子還小,不一定算計成功,但他沒時間了。
“鎮兒,你想不想當一個好皇帝?”
幾乎不用思考的選擇題,小家伙自然不會選錯,“兒臣想。”
“那父皇是不是好皇帝?”
“父皇肯定是。”題目太簡單,小家伙兒不可能做錯。
朱瞻基又道:“那是不是說,你聽父皇的話,就能做一個好皇帝?”
小朱祁鎮點頭:“是。”
“好兒子,聽父皇娓娓道來。”朱瞻基溫聲道,“想做一個好皇帝,第一要素便是要獨立思考;
不要別人說什么,你就信什么,要通過一個人做的事情、造成影響,來判斷他的好壞、忠奸。”
“永遠不要把內心真實的想法說出來,要多想,多琢磨,謀而后動。”朱瞻基認真教著,“不要全心全意地相信一個人,因為人都會變。”
難度一下子上來了,小家伙兒思維有些跟不上,問:“于老師也不能嗎?”
“不能。”
“母后呢?”
“不能。”
“皇奶奶呢?”
“也不能。”朱瞻基道,“父皇不是讓你懷疑他們,而是讓你有自己的主見,莫要把他們的話當做圣人之言……”
朱瞻基努力解釋著,用最直白的話講給兒子聽。
……
他一點點講著,講得很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