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還是覺得李青在危言聳聽,道:“若朕強制民間使用寶鈔嗎?”
老朱家是真不懂經濟啊……李青有些心累,只好拿出昔日說服朱元璋那一套。
“假如大明有五個橘子……”
一刻鐘后,朱祁鎮信了。
“那怎么辦?”朱祁鎮道,“現在國庫沒錢啊,不印寶鈔怎么造船,怎么做生意,怎么維持大明運轉啊?”
李青無奈嘆道:“先印著吧,不過度過這次之后,得停一停,同時,搶救寶鈔。”
“啥意思?”
“意思就是沒有囤夠足夠大體量的白銀之前,不能讓寶鈔失去信用。”李青說。
“那該如何搶救?”關于這個,朱祁鎮是沒頭緒。
這怨不得他,天可憐見,他真沒學過這個啊!
朱祁鎮學的是經史,是帝王心術,權力制衡,跟金融沒啥關系。
李青問:“現在一兩銀子能換多少貫鈔?”
“年初大概是十二貫,現在…可能得十五貫上下了。”朱祁鎮訕訕道。
“那就定死,一兩銀子換十五貫鈔。”
“這就成了?”朱祁鎮有些不可思議。
李青苦笑搖頭:“當然不是,這只是第一步,先限制住白銀和寶鈔之間的匯率。”
“接下來呢?”
“鑄造銅錢。”李青道,“在白銀和寶鈔之間,再設一道保險,將寶鈔和銅錢強強聯合,加強地位;
日本不僅金銀礦多,銅礦更多,大批次鑄造銅錢,加強寶鈔和銅錢關系的同時,削弱寶鈔和白銀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寶鈔活的更久。”
朱祁鎮不解,“這么做有什么意義呢?錢反而更多了啊?”
“銅錢不能直接花出去,讓百姓拿著寶鈔免費兌換。”李青解釋:“從一種貨幣承接通脹,轉為兩種,可以有效緩解市場壓力。”
朱祁鎮參詳不透,不過對李青的論述,有種本能的信服。
“咱大明也是有銅礦的,回頭朕命人大力開采,并繼續勘探。”朱祁鎮道,“但這些都不是最緊要的,如今動亂已平,得盡快為下西洋做準備。”
朱祁鎮道:“織造局、瓷窯已停滯多年,當務之急是先運作起來。”
“皇上英明。”李青點頭,“大明囤積足夠多的白銀,才是抵抗風險的最佳手段。”
朱祁鎮揉了揉發脹的腦袋,道:“朝廷想下西洋,還得造船,群臣不是傻子,肯定能看得出來,先生以為,這次他們會如何應對?”
李青想了想,突然臉色一變:“不好,三寶下西洋的航線圖,他們很可能已經暗中銷毀了,皇上你即刻讓人去查查,要是沒了航線圖,要走好多彎路。”
“這個先生放心,朕早就想到這個了,三年前就找了回來,并做了備份。”朱祁鎮笑著說。
李青長長松了口氣,笑著道:“那他們就翻不起浪花了。”
畢竟連動亂都鎮壓下來了,他們還能有什么辦法,無非就是再亂罷了。
但有了一次教訓,他們再想如法炮制,效果也會大不如前。
這一仗,朝廷打出了霸氣,也顯現了實力。
他們再想找事情,就得掂量掂量了,且鬧事的成本也會拔高一大截兒。
所以,接下來只要穩扎穩打,壓制群臣只是時間問題。
李青冥思苦想,也想不出群臣還會有什么手段,于是道:
“皇上,只要你不給他們機會,他們就贏不了。”
“什么叫給機會?”朱祁鎮問。
“別離開中樞。”李青認真道,“只要你一直待在宮里,有錦衣衛、東廠在,他們奈何不了你,但你要是跑出去,就眼下這情況,他們真有可能陰你一把。”www.goΠъ.org
朱祁鎮微微點頭,苦笑道:“朕這個皇帝當得真憋屈,連家門都不能出去,巡視萬里江山都做不到,唉……!”
“皇上還年輕,有的是時間。”李青安慰道,“終有一日,皇上能讓他們徹底臣服,那時,誰能阻得了皇上?”
“哈哈……說的好!”朱祁鎮一拍桌子,吐出一口抑郁之氣,哼哼道:“且看以后!”
平復了下心情,朱祁鎮欣然笑道:“先生大才,朕……再交給你一件重要差事。”
李青:?
你管這個叫獎勵?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