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時上朝,按時下朝,不死諫了,不逼宮了。
表面看,風平浪靜。
這天,李青進宮找到朱祁鎮。
“皇上,我有個不情之請。”
“但說無妨。”朱祁鎮很大方,“只要朕能辦到,無有不允。”
聽到后四個字,李青差點沒忍住要翻白眼兒,“是這樣,我是個愛讀書,好讀書的人……”
“先生可是囊中羞澀,買不起書?”朱祁鎮問。
“不是,我想去文淵閣。”
朱祁鎮一怔,“先生是想看永樂大典?”
李青點頭。
“嗯…好吧。”朱祁鎮略一沉吟便答應了,他把大典看的并不是很重,“不過,先生翻閱時要小心些,莫損壞了大典,那可是太宗留下的瑰寶。”
“這是自然。”李青滿口答應,“那我去了。”
“等一下。”朱祁鎮叫住他,提出條件,“以后常來上朝。”
“這……行吧。”為了偷大典,李青是豁出去了。
文淵閣,
珍藏《永樂大典》的地方。
不過這里異常冷清,只有幾個小太監負責日常清潔打掃。
這主要是李青之前搞刊印,建圖書館售賣大典的原因。
事實上,永樂大典傳播力度非常廣,稱不上爛大街,但也絕不是千金難求。
當初光是朝廷授權售出的大典,都不計其數,加上后續民間手工謄抄,真實流向民間的書籍數量,堪稱恐怖。www.goΠъ.org
不過,大多都是被人拿來做收藏,反而失去了它本有的價值。
原因很簡單,大典太龐雜了,一般人根本看不過來,而科舉考試的內容都集中在《春秋》、《大學》等有限的書籍中。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永樂大典》傳播雖廣,但內容傳播卻很有限。
文樓內,除了李青,就是幾個小太監了。
現在的李青可是宮中紅人,幾乎沒人不認識他,幾個小太監可不敢得罪他,只是囑咐了下別弄壞了書,便不再打擾。
李青的可操作空間很大。
看著那一筆一畫都是手工抄出來的優美文字,李青滿臉欣然,雖然內容一樣,但觀感實在好太多了。
…
十月初,朱允炆送來了三大口箱子的刊印版大典。
李青分門別類后,開始針對性地一換一。
小太監怕得罪李青,不敢搜他的身,平日都是例行公事般的掃了眼書架,確保書沒少就行了。
他們壓根就沒想過李青會偷書。
畢竟……誰會在皇宮偷東西啊?
且還是太宗留下瑰寶。
太監們的粗心大意,為李青偷書提供了作案機會。
天冷了,穿衣厚,李青偷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有時進出一次能偷十多本。
袖里、褲管里、懷里、褲襠里……都成了他偷書的空間。
一本,又一本……
上午一趟,下午一趟,李青偷得不亦樂乎。
時間過的很快,眨眼進入臘月。
李青已經將刊印的書,全部放進了文淵閣,而正本則是全偷了回來。
看著滿滿三大口箱子,李青滿滿的收獲感。
不過,贗品已經沒了,干偷的話肯定會露餡,李青只好暫停偷書大計,去金陵進些貨回來。
乾清宮。
“什么?先生你又要請假,年后再回來?”朱祁鎮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你對得起你的俸祿嗎?對得起……”
“皇上,臣這次去金陵是為了朝廷。”李青打斷,滿腔忠心溢于言表。
“你是為了回金陵過年吧?”朱祁鎮揶揄。
“不,臣真是為了朝廷。”李青極力否認,正色道:“皇上,當初查抄金陵富紳家產的事你忘了嗎?那沈鑫,還欠著朝廷好幾百萬兩銀子呢。”
“哦?哦!”朱祁鎮轉怒為喜,“那成吧,你去給朕把錢要回來。”
“那我的請假的事……?”
“朕允了!”朱祁鎮也愛錢。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