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嗤笑:“你真當我是為了高官厚祿?”
朱祁鎮默然許久,道:“總得有個理由吧?”
“你沒資格知道。”
“先生,我想彌補。”朱祁鎮說。
李青冷笑揶揄:“你說這話不覺得臊得慌嗎?”
“我想彌補。”朱祁鎮目光堅定。
“看你的命吧,不過……你別抱太大希望。”李青無奈道,“我再能耐,也闖不開這重重鐵騎,即便沖開,帶著你也跑不掉,完全救不了你。”
“那你為何還來救我?”
李青淡淡道:“不是救你,而是利用你來救明軍將士。”
朱祁鎮臉上一熱,訕訕道:“這次我們的傷亡,的確比韃靼大,但韃靼是騎兵精銳,算起來并不虧。”
“可你有無算過,這一戰后,明軍威名全無,以后邊關將再無寧日?”李青駁斥。
“多戰斗也是好事,現在的明軍比之太宗那會兒,戰力下滑是事實。”朱祁鎮嘴硬的說。
李青懶得跟他掰扯,并扇了他一巴掌。
…
大同,石亨糾結半晌,最終選擇讓上面人拿主意,八百里加急上報京師。
很快,京師來信,讓其放人進來。
于是乎,粗獷漢子成功進關,畢竟只有三千人,瓦剌朝貢的都快趕上這個數字了,根本翻不起浪花。
他倒也守規矩,只是悶頭趕往京師,一路并未作惡。
不是好心,而是有大明皇帝在,劫掠這種臟活他不屑干了。
嘴巴一張,上下嘴唇一碰,就是大把銀子,誰還搶啊?
“這回可什么都有了。”粗獷漢子喜不自勝,搓著手說:“兩百萬只是開胃菜,以后俺們韃靼可就賴上你們大明了,嘿嘿嘿……”
一路疾馳,五日后,三千人趕至京師。
守城將士早已接到命令,城墻上將士們嚴陣以待,并未放三千人進城,只是讓粗獷漢子領三五人,單獨進城。
對此,粗獷漢子并不在意,他不相信明廷會為了他一個小嘍啰,不顧皇帝死活。
于是按照大明的要求,帶上幾個通漢話的部下進了城。
朝堂上。
朱祁鈺、孫氏、群臣都已提前得知韃靼使者進城,積極商討著對策。
“郕王,你怎么看?”孫氏再一次將朱祁鈺推向風口浪尖,為的就是給大孫子鋪路。
這是條死路,無論朱祁鈺怎么選,都是錯的,都會留下把柄。
為什么總是我?
朱祁鈺恨極了孫氏,他性格敦厚,長這么大幾乎沒跟誰紅過臉,但這幾天卻被孫氏氣得數次險些失去理智。
他就沒見過這么不要臉的女人。
難怪母妃說,她就是一妖后,要不是母妃生下我,估計也會被殉葬……朱祁鈺拳頭硬了硬,終是忍了下來。
“太后客氣,您是皇太后,自然由您做主。”
“哎?不能這么說。”孫氏不以為然,“你是皇上欽定的監國人選,皇上不在,自然由你做主。”
說著,看向群臣,“諸位卿家以為呢?”
“皇太后言之有理。”不少人附和,他們和孫氏目標一致,都想讓不滿兩歲的小娃娃上位,從而掌控朝局。
朱祁鈺滿臉猙獰,他哪里看不出來這就是個坑,可他不想跳也不成。
誰來救救我?朱祁鈺舉目四望,嗚呼哀哉。
“臣愿和韃靼使者商談。”于謙站了出來,攬下了這個燙手山芋。
快絕望的朱祁鈺,頓時涌起濃濃的幸福和感動,這一刻,他覺著于謙整個人都在發光。
孫氏蹙了蹙眉,隨即想到另立新君的主意就是于謙提的,他日還需借著于謙這個由頭,推大孫子上位,便也沒拒絕。
“既然于卿家都這么說了,那便依了于卿家。”孫氏淡淡道,“本宮先回去了。”
“恭送皇太后。”群臣躬身行禮。
于謙再抬頭,眸光冷毅。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