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娘的,終究還是割舍不下兒子,盡管曾經鬧得那么僵。
“微臣參見吾皇萬歲,參見太后娘娘。”李青行禮。
和勇、那森跟著拜倒。
“免禮(平身)。”朱祁鈺、孫氏,同時開口。
孫氏苦等了兩個時辰,連午飯都是在中殿吃的,就是為了防止朱祁鈺來陰的,她也顧不上失禮了,搶先開口:
“李卿家,你可見到太上皇了?”
“見到了,太上皇很好。”李青點頭,“上次一戰,韃靼大敗而歸,更不敢對太上皇不敬。”
孫氏臉色緩和了些,“既如此,他們為何不愿放太上皇回來?”
“太后,不是韃靼不放太上皇回來,事實上,韃靼留著太上皇并無多大用處。”李青嘆道,“是太上皇不愿回來啊!”
“這怎么可能?”孫氏豁然起身,滿臉不信:“李青,你撒謊!”
李青一臉委屈:“太后若是不信,可以問他們兩個。”
二人都會說漢話,拱手道:“李大人說的是。”
孫氏冷笑:“哀家知道了,去之前你們就串通好了。”
說著,著重看了朱祁鈺一眼,旋即又將視線轉移在和勇身上。
“哀家見過你,沒記錯的話,你是那個韃靼太師脫脫孛羅吧?”
和勇拱手道:“太后,小臣叫和勇,此次來是投靠大明來的。”
李青補充:“和勇這個名字,還是太上皇起的呢。”
來之前就對好口供了,三人沆瀣一氣,滴水不漏。
“呵呵,你們就演吧。”孫氏冷笑連連:“真當哀家是傻子不成,編至少也編的像樣一些吧?
太上皇不愿回來這種蹩腳的理由,都能說出來,你們自己信嗎?”
朱祁鈺也有些不信,草原有什么好的,苦寒之地,哪里及得上大明半分。
“李卿,到底是什么情況?”朱祁鈺道:“太上皇不愿回來,總得有個理由吧?”
李青沒再解釋,直接放大招。
“皇上,這是太上皇給你的。”李青解下身上的包裹,取出一個木盒雙手奉上。
小恒子連忙上前接過,轉呈給朱祁鈺。
孫氏臉昂得老高,伸著脖子去看。
朱祁鈺接過木盒打開,瞳孔微縮,臉色動容,他緩緩取出御璽,仔細端詳。
不會錯,這種級別的工藝,以及厚重感,絕不可能是贗品。
天子信寶,是諸多御璽中,最重要的一塊。
它象征著軍權!
孫氏也不禁面色微變,她沒想到兒子竟然把這東西讓李青帶回來了。
她自幼入宮,耳濡目染之下,對皇家的事兒了解的事無巨細,自然知道這方御璽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送回來的意義。
“皇上,太上皇還有一物給你。”李青有取出疊得方方正正的棉布。
小恒子上前接過,轉呈給朱祁鈺。
朱祁鈺展開,輕聲念道:“吾御極十四載……”
只念出這幾個字,他便住了口,因為他發現這是一封……罪己詔。
孫氏脖子伸了又伸,但這次不是御璽,棉布正對著朱祁鈺,上面的字她是一個也看不到。
一年不見,她這個當娘如何不想念兒子?
索性也不顧太后風范了,直接起身,走到朱祁鈺身后看了起來。
只一眼,她就確定是兒子寫的沒錯。
但里面的內容,卻讓她大為驚詫。
一向倔強的兒子,居然……認錯了?
這怎么可能?
她不敢置信,卻無從反駁。
墨跡絕對是兒子的,且連御璽都給了,孫氏嘴巴張了又張,卻始終說不出一個字。
她氣得渾身顫抖,咬碎了牙:這熊孩子,你是咋想的啊?
連皇位都不要啦?
你回來,咱們娘倆里外聯手,皇位興許還能要回來呢……孫氏郁氣上涌,差點沒過去。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