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與他們簡單聊了兩句,捐獻了一百兩銀子,兩百貫寶鈔,表示想在山上住幾日,一眾師弟自然不會拒絕,山上有許多供敬香居士住的房間,空著也是空著……
后山宿舍。
青年道士取出被褥,交給李青,說道:“早食,辰時一刻;午食,午時三刻;晚食,申時末,啊對了,居士貴姓?”
“免貴姓李。”
青年道士點點頭:“武當沒那么多規矩,李居士可自由活動,莫忘了用餐時辰就好。”
李青頷首:“好的,道長且去忙吧。”
青年道士做了個道揖,“李居士請便,如有需要,可問詢貧道師兄弟。”
“嗯,好。”
目送青年師弟離去,李青鋪好床,直接躺了上去,雙手交叉枕于腦后,盯著上方的木梁,逐漸散光,思緒飄飛……
次日,天還未亮,李青便起了床。
山上的空氣清新中透著寒涼,吸上一口沁人心脾,令人精神抖擻。
來到主道觀前的廣場,已有師弟在晨練了,李青駐足,遠遠看著,晨練結束后,墜在人群后面去食堂吃早食……默默無聞。
一碗米粥,一小碟咸菜,一個煮雞蛋,算不上豐盛,比之普通的百姓之家,還是要好上一些的。
吃慣了珍饈美味的李青,吃這個依舊習慣,甚至覺得味道更好,多喝了一碗米粥。
吃過早飯,李青領略山上風景,也見到了更多的師弟。
隨著見到李青的人越來越多,終于有人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這位李居士,與主道觀中真武大帝座下、張祖師身邊的大師兄,好像長得差不多。
李青長生的秘密雖遠未到人盡皆知的地步,卻也早就在一定范圍內傳播開來了,其中,就包括這武當山。
都知道有這么一位武當大師兄長生不老。
雖然太久沒來了,可山上還是有曾見過李青的師弟,哪怕他們都已經上了歲數,還是自然而然的認出了李青。
沒認出之前,李青沒自曝,認出了,李青也沒否認。
李青很大方承認了,并連著講了幾場‘道’。
受李青影響,如今的武當教義,愈發靠向家國情懷,以至于都有些脫離道教的教義了,只保留了修身養性的部分……
作為張祖師的唯一嫡傳弟子,且已隱隱超越張祖師的武當大師兄,武當眾師弟們對這個看得見、摸得著、活生生的大師兄,有著近乎狂熱的尊崇。
李青這樣講,他們也這樣信,只當是最正宗的武當‘道’。
其實,李青講的并不是小老頭的‘道’。
小老頭的‘道’,是豁達,是自然,是想的開……
可想不開的李青,又哪里能講得出‘想的開’的道?
不過,李青相信小老頭不會怪他……
講道的同時,李青對武當山當下的情況,也有了更為清晰的了解。
較之當初,上山敬香的百姓少了,上山做道士的也少了,且還有部分師弟還了俗……
不過總體而言,維持生計遠不是問題。
話說回來,其實也沒有擔心的必要,正所謂樹挪死、人挪活,真就是生計艱難,也不是什么要命的事,完全可以還俗找生計……
大明很早很早之前,就放開了人口流動的限制,只要有一個好體格,就不愁吃不上飯。
對武當山,對師弟們,李青更多是出于責任心,論個人感情……其實也沒多少感情,師弟是師弟,師弟也是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