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年間……
李青不禁也陷入回憶,想起了弘治年間的許多事……
想著想著,李青猛地發覺,原來弘治年間也是很久遠的事了。
什么時候弘治年間都很久遠了呢?
李青怔然出神,怎一個五味雜陳了得……
隨著老人的回憶,李青逐漸憶起了往事細節,對這個師弟也有了些印象。
“師兄記得你當時比柱子還年輕呢。”李青笑著說,“當時就你最活潑,也最勤快……”
“是啊……”老道士輕輕道,“當時師弟們不懂事,四肢不勤,不思進取,惹得大師兄好生失望……”
“不過,自那次之后,師弟們就都痛改前非,可勤快了呢。”
“嗯嗯,我知道,之后我也來過……”李青順著他說,一邊搭上他手腕,檢查他的狀況。
老人恍若未覺,繼續碎碎念著……
甚至都沒察覺到大師兄正為他傳渡真氣,梳理經脈。
直至說起張祖師,老人這才回過神來,抽回手道:“大師兄不必如此,師弟都這個歲數了,不值當。”
“跟大師兄客氣什么?”李青再次為他梳理經脈,一邊說著,“又不要錢,什么值當不值當的,受著便是。”
老人嘴唇蠕動了數下,不再抗拒,望著大師兄輕輕道:
“師弟已形如枯槁,大師兄卻風采依舊……嗯,真好。”
李青鼻尖泛酸,強笑了笑,“其他師兄弟呢?”
“唉…,有的走了,去陪祖師了;有的走了,下山去了。”老人嘆道,“之后也陸續有師弟上山,不過大多沒待幾年就走了,只有少數幾個留了下來,老在了山上……最近這十來年,也就柱子一個。”
老人有些自責,歉疚道:“說起來,也是師弟我的問題,是我太小氣了,不舍得花錢,不然,咱們這道觀也不至于留不住人……”
“這不怪你。”李青安慰道,“你也是為了長遠打算。”
老人呼了口氣,嘆道:“是啊,不能不長遠打算啊,日子越來越好過,誰還會寄托神仙顯靈啊,所幸有另一位師兄留下了菜園子,種點菜,種點糧食,收成好的時候啊,能少花些錢,收成差的時候,就得多花一些……如今只剩我和柱子了,基本上都不咋花錢……”
李青黯然。
想起了昔年朱棣靖難成功之后,自已因對老朱的承諾,讓師父收下了朱允炆做弟子……
有些事情不去想,它只靜靜的躺在某個角落,也不打擾你,可一想……它立馬就能鮮活起來。
李青想起了第一次回來時,小師弟正在菜園子里勞作,卷起袖管揮舞鋤頭,脖子上掛著汗巾,皮膚被曬的黝黑,只有一口白牙……
眸光迷離間,李青似乎又看到了小師弟,正一邊擦汗,一邊對著自已笑……
~
與師弟聊了許久,直至師弟露出疲態,李青扶他到床上躺下,才去了那片菜園子……
菜園子比之當初,又擴大了一些,只是還未播種,顯得荒涼。
李青靜坐許久,捧起一抔土,去了師父墳頭,為師父添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