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閑同樣看向衛鴻儒,給了他一個眼色。
衛鴻儒先是一滯,而后瞬間會意,“臣一定是舉雙手贊同的,修一部巨著,雖然耗費人力物力財力,但起碼是可以實現,并且足夠安全的!不但能造福后世,還能體現陛下的文治,乃是一舉兩得!”
“不過此事要盡快開始,宜早不宜遲,因為修這樣的巨著,不知道要耗費多少光陰,搜集多少書籍,尋找多少人才,所以萬不可耽擱!”
衛鴻儒從許閑那一個眼神,便明白了他為何在這個時間提及此事。
這一定跟蘇云章準備北出長城有關。
許閑和蘇禹兩人,想通過這種方式,阻止蘇云章北伐。
而且這也絕對算得上一個極好的方式。
蘇云章站起身來,右手敲擊著桌面,沉吟道:“你說的沒錯,朕的歲數不小了,此事萬不可再耽擱下去,朕要在有生之年看到這部千古奇書。”
說著,他看向許閑,問道:“許小子,你有沒有什么好想法?”
許閑道:“臣確實有想法,第一便是先將編纂班子組建起來,然后探討該怎么樣編撰這部巨著,該從哪幾方面下手;第二便是撥款,雖然只是編撰書籍,但這千古第一奇書,所要耗費的銀錢是不可估量的;第三便是搜集購置大量的書籍,為編撰巨著做準備;第四便是招募學士,為編撰巨著儲備人才。剩下的慢慢再填補就是了。”
蘇云章聞言,不禁感嘆道:“許小子,你真是用心了。”
許閑繼續道:“臣這次下江南,也會為陛下帶些書籍和人才來,江南士族哪一家不是藏書過萬?奈何臣人微言輕,不然非要將那些書籍全都搬回來不可。”
蘇云章驚訝道:“對呀!江南人才輩出,可是一個風水寶地,那個地方的書籍估計比整個楚國其他地方的加在一起,恐怕都要多!”
衛鴻儒聞言,附和道:“陛下,臣感覺編撰巨著乃是如今頭等大事,耽擱不得,而且您已經很久沒有出巡了,不如就趁此機會跟許閑下一趟江南,您若是到了江南,想要些書籍,招募些編撰巨著的人才,還不容易?”
許閑暗暗給衛鴻儒伸出大拇指。
他就喜歡跟聰明人打交道,一點就通,一點就透。
這話肯定是衛鴻儒說,比他說更合適。
“這......”
蘇云章聞言,面帶為難,“可是朕說好的,明年開春要北出長城,掃蕩草原,如此不是將出征計劃給耽擱了嗎?”
衛鴻儒無奈道:“那就沒辦法了!畢竟編撰巨著需要錢,如今戶部確實沒錢,那此事就先放一放再說吧。”
蘇云章瞬間便急了,“別,別放下呀,辦法總會有的,豈能輕易言棄?”
衛鴻儒搖頭道:“陛下,恕臣直言,這次北伐,咱們準備的一點都不充分,軍費剛剛籌集到,您寒冬臘月擴充軍備,這效率能高嗎?即便是北伐,那也是倉促北伐,后勤補給亂成一鍋粥!這樣的北伐您喜歡嗎?”
“不如趁此機會延后一年,咱們先拿出來四十萬兩擴充軍備,然后再慢慢往里面找補,再拿出來四十萬兩編撰巨著,這樣全都不耽誤,明年準備一年,您看看是什么效果!”
說著,他繼續道:“當然,老臣可沒有任何阻攔您的意思,您是皇帝,您說了算,您若是堅持北伐,那就去!”
許閑聞言,不禁暗罵,衛鴻儒這老登什么道理都明白,可平日里他什么都不說。
真是奸詐啊!
他這關鍵時刻,將蘇云章的心思,拿捏的死死的。
果然能混在皇帝身邊的人,那就沒有一個簡單角色。
蘇云章踱步御書房內,“你這話說的倒是有理!這次開春北伐確實倉促,而且朕也許久沒有出巡了,相比于北伐而言,朕感覺還是編撰這部巨著更加重要。”
說著,他沉吟道:“你們容朕想想,朕看看怎么權衡此事,明日最后一天早朝,朕正好問問文武百官的意見!”
許閑拱手,“陛下,那臣先告退了。”
蘇云章點頭,“回吧,這功績朕先給你記著。”
許閑應聲道:“謝陛下。”
蘇云章看向衛鴻儒,“鴻儒,你也回去休息吧。”
隨后許閑和衛鴻儒兩人便離開了御書房。
蘇云章踱步御書房內,思緒萬千,今日許閑這番話對他的觸動非常大。
他這么多年征戰四方,開疆拓土,打擊異族,武功肯定是夠了。
這文治確實差點意思。
許閑這個提議,簡直是他最大的心愿。
蘇云章如今火熱的心已經蠢蠢欲動。
與此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