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世家官吏已經達成共識。
這次他們不將許閑扳倒,絕對不善罷甘休。
高圖離去之后。
吳正眼眸輕蔑,轉身進入了倉庫之內。
倉庫內太府寺屬官忙忙碌碌。
吳正直奔一個角落而去,而后掀開蓋著絲綢的布帛,隨后伸手摸著絲綢。
這絲綢無論手感還是品相,那都是極次的。
他都已經能預見到,哪個西域國王拿到這個絲綢之后,該會是一副怎樣的表情。
.......
數日之后。
西域諸國王正陸陸續續向焉支山趕來。
楚國與西域互市區域,早已經是人滿為患。
許閑幾人也終于趕到了焉支山。
許閑和林青青兩人放下行囊和馬匹之后,閑來無事,直奔互市區域而去。
林青青站在山坡處,望著人山人海的互市區,面露驚訝,“沒想到,盛會竟然來了如此之多的商賈。”
許閑微微點頭,“我聽說不單單是西域商賈,西域以西的很多國家,也都來參加這場盛會了。”
林青青指向不遠處,“夫君你看,那不是景王和齊王嗎?他們兩人竟然也來了。”
許閑循著他指的方向望去,“他們的商行剛剛成立,估計也想找點商機吧。”
他們兩人閑聊著,已經進入互市區。
互市區內的商品,真可謂琳瑯滿目。
楚國在西域的硬通貨主要分為五類。
第一是絲綢類,高端絲綢如緞(妝花緞、閃緞)、綾(花綾)、羅(暗花羅),這些主要供給西域王公;中低端絲綢如綢(平紋綢)、絹(粗絹)、素綢和紗等。
絲綢可以說是中原對西域貿易的第一大宗商品了。
所以整個互市區內,近乎四成楚國商賈都是絲綢商。
這也是當初那些貪官污吏,不惜毀堤淹沒良田,想要兼并土地種植桑樹的原因。
因為伴隨著海上貿易的發展,絲綢真的是供不應求。
畢竟漢唐以來的絲綢之路都是以絲綢命名,所以絲綢在商品貿易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第二是瓷器類,西域定制瓷器諸如瓷器外壁繪制西域獨有風格的幾何紋,亦或是加大器型如儲物瓷缸等;常用瓷器如青花瓷、白瓷、青瓷等,器型大多為“大口、深腹、矮足”也是按照西域的生活習慣進行燒制的,比如手抓飯和盛水等;高端瓷器便是官窯青花、五彩瓷等等,這些大多是楚國朝廷給西域王公貴族的贈禮。
瓷器作為對外貿易的第二大宗商品,其在楚國的工藝早已登峰造極。
所以整個互市區域內,近乎兩成半的商人都是瓷器商。
畢竟市場絕對生產。
但即便如此,楚國瓷器在西域,依舊供不應求。
畢竟如今交通不便,即便從楚國到西域,也需要幾個月的長途跋涉。
------
點點催更。
感謝大家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