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離明君還差的很遠,但最起碼……是個合格的君王。”
先秦歷史位面。
祖龍親眼目睹了大宋朝堂上所發生的一切,不禁對劉禪的印象有所改觀。
說實話,在劉禪最初登場之時,他是打心眼里瞧不起的,認為這位大漢后主太過稚嫩,扛不起華夏江山。
但觀看天幕至今,祖龍發現自己錯了。
這位大漢后主劉禪,或許的確孱弱,的確平庸,但其本性卻不壞,骨子里也有帝王的擔當。
面對蠻夷的入侵,
面對蠻夷的恐嚇與脅迫。
這位大漢后主,未曾退縮半分、未曾軟弱半分。
甚至,還說出‘蠻夷也敢覬覦華夏’之類的話。
并且,還做出了北伐討賊、收復祖宗故土的決定。
這足以證明劉禪是個合格的皇帝,并非趙構那樣的昏君軟蛋。
……
……
……
“朕的這位后世子孫,雖說不賢不孝,沒有將朝代互換的機會讓給朕這個老祖宗,但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也算沒丟咱老劉家的臉。”
大漢歷史位面,劉邦開口道,算是認可了這位來自不知多少年后的子孫。
當他看到劉禪釋放岳飛、提拔岳飛、授予岳飛總領天下兵馬之權、讓岳飛全權負責北伐之時,他直接拍大腿叫好。
甚至,一邊叫好,還一邊自豪的說劉禪隨他、繼承了他知人善用的優點。
對此,呂雉無法反駁。
畢竟,劉邦的確在知人善用這方面首屈一指,獨樹一幟,罕有人能比肩。
就比如當年破格提拔韓信、任韓信為大將軍。
劉禪提拔岳飛屬于完美復刻了劉邦當年的舉措。
因此,對于這位看起來傻傻乎乎的后世子孫,無論是劉邦還是呂雉,都開始逐漸喜歡了。
……
……
……
“漢后主劉禪。”
“雖說背負‘后主’謚號,聽起來像昏君,但其表現卻還算合格,沒墮大漢的威名,尤其是針對蠻夷方面,做的不錯。”
強漢歷史位面,漢武大帝緩緩開口道,罕見的夸起了人。
要知道,他是何等的雄才大略?他的眼光是何等之高?
劉禪居然能入他的法眼、得到他這位老祖宗的認可,說實話真的太不容易了。
主要還是劉禪面對金人所表現出的態度贏得了漢武大帝的贊許。
他的這位子孫在面對金人時,不屑一顧,發自肺腑的認為蠻夷沒有資格對他這位大漢皇帝指手畫腳,這就做的很好!
在漢武大帝看來,大漢的皇帝,劉氏皇帝,就應如此!
就應傲氣十足,蔑視一切蠻夷!
大漢皇帝,有資格這么傲氣,有資格這么自信!
因為,這是他劉徹一兵一卒打出來的自信!
這是他流干了一代人的血拼出來的自信!
這是他數十次漢匈戰爭戰出來的自信!
他這個老祖宗拼盡一切窮兵黷武是為了什么?!
還不是為了開疆拓土、扶正漢人脊梁、讓漢帝國的后世之君從此無懼于蠻夷嗎?!
他劉徹做到了。
不信的話,請看vcr。
劉禪,明明是大漢后主,為大漢最后一位皇帝,可就算如此,依舊無懼于蠻夷,依舊視蠻夷為土雞瓦狗。
這就很好。
他對劉禪沒有過多的要求,而且也要求不了什么,畢竟這是他不知多少輩的后人。
他只希望劉禪不像趙構那樣丟大漢之威嚴就足夠了。
如此,他便心滿意足。
……
……
……
另一邊。
三國歷史位面。
此時此刻。
阿斗心心念念的老相父,也就是老丞相諸葛孔明,正在目光復雜的望著光幕。
原本他作為臣子是沒有資格觀看天幕的,但或許是天道垂憐,特地為他降下一片光幕。
在這片光幕中,擔憂遠行孩子的老丞相,親眼目睹了自家陛下的成長。
他見證了阿斗的獨當一面與知人善用。
這讓他一時之間百感交集……&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