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吳三桂并未拒絕,也并沒有同意。
他在等,等這件事情什么時候有了風向轉變,吳三桂才會做出選擇!
誰要是得了吳三桂,那么接下來天下將會永握與手,吳三桂這個家伙聰明且狡猾。
朱由檢南方起兵他不是不知道,不是在等著朱由檢大明王朝歸來,而是吳三桂在觀望,朱由檢,順治皇帝以及剛剛建立的大順政權李自成,誰有能力能夠統歸天下他便倒戈于誰!
這一路上趙匡胤那真是神黨擋殺神佛擋殺佛,手中握有精兵利器一路過關斬將相當順利,十萬大軍還保留了大量的勢力一路打到了山西大同境地直逼紫禁城。
“陛下,我們如今在這安營扎寨稍作調整,等前方探子來報,此等變化我們要做考量!”
趙匡胤聽著底下的人匯報甚是一回事!
這段時間以來,他已經摸清了整個大明末年的格局,用兵神武的趙匡胤自然不會以一己之力直接直搗黃龍與闖王李自成拼死相搏。
自己利用崇禎皇帝朱由儉的余威外加上安撫之策,這才收回十萬大軍。
而李自成用人之術以及用心之術頗有講究,底下所有大軍幾乎唯命是從戰斗力也極強。
硬打!趙匡胤有神兵利器天賜火炮,不管大順管控的紫禁城是多么的固若金湯,這火炮依舊可以沖開城門,這是榜上釘釘之事,可是就怕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趙匡胤害怕吳三桂和大清多爾袞兩者強強聯合,趁著李自成和自己對敵之時包圍剿殺,到時候連撤退都來不及,所以務必要盡量減少危機。
其中的變量那便是吳三桂山海關總兵。
山海關是控制蠻夷南下最重要的關卡,如果過了山海關那北方蠻夷幾乎可以直搗黃龍進入中原,所以吳三桂的山海總兵異常重要。
要想過這一關不是那么容易,否則多爾袞早就率領大清之兵與吳三桂殊死搏斗,就算最后僥幸能夠獲得勝利,大清也是損傷無數。
那么大清自也會給了他人可乘之機……
每個人心里都在考量,考量的核心就在于吳三桂最后倒戈于誰?
“吳三桂那方聯系的怎么樣?”
趙匡胤在剛剛進入河南地帶已經以最快的速度讓探子去和吳三桂進行溝通,如今也該有個結果。
“三次溝通,吳三桂沒有拒絕也沒有應承,只說雖然天命皇威在上可他吳三桂只想要恪盡職守保住山海關!”
與吳三桂交涉的探子坦言。
“陛下,必須要把吳三桂拿下,以大明皇帝的命令讓其來到山西大同與我們一起作戰,再者改換山海關總兵職務,找尋合適之人替代!否則吳三桂若是改換與他方勢力,那我們雙拳難敵四手必會落于下風!”
底下各大將領所言之事也確為屬實。
但趙匡胤不怎么想。
“大明皇帝之威?如今朕不在紫禁城,龍椅上坐的都不是朕何來大明皇帝之威?”
“恐怕,所謂大明之威對于吳三桂也只是撓撓癢癢,即使我們未能與他談和,恐怕其他各方勢力也是如此回答,這吳三桂滑不留手,局勢不明朗他絕不會輕易出兵!”
“這對于我們來講倒是個好消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