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太后此人所有的計策,包括整個在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后世的各大歷史傳記當中都有出現。
是整個華夏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女性領導者,而且其各方見地也頗受后世的各大帝王效仿和學習。
崇禎皇帝朱由檢他的帝王輔佐之路以及年少帝王的修學之路,有很多都是來自于歷史之上。
于謙也是有多方學習經驗!
并且在出兵之前,于謙朱由檢兩個從明朝時期互換過來的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大宋歷史位面一個月之前……
那時候班超還沒有作為天道獎勵而出現。
大明少保于謙。
大明末代皇帝崇禎朱由檢。
兩人靜坐于廳堂之上,對蕭太后此人展開了全面的論述。
“陛下,蕭太后剛正不阿行政頗有大唐之風,吸收華夏文化,不管用兵服飾還是日常生活都在效仿,因其立志改革,如今遼代已經算是北方蠻夷之首,當年趙光義兩次北征也都是敗在了這個女人的手上!”
“雖然我等在大明對其頗有了解,但不得不說,與其對敵還是受歷史條件制約!”
“我們為期一個月有余肅清了大宋的內治,可并不代表著我們有能力與蕭太后決一死戰!”
“收復燕云十六州并非易事!”
于謙通讀史書對蕭太后此人頗為贊賞,一個北方蠻夷出來的女子能夠帶領其契丹子民建立這等霸業,非常人所能比擬。
“少保所言極是,朕在做少年帝王學習的時候,對于檀淵之盟也好,還是趙光翼高粱河之戰也罷都頗有興趣,那是華夏極少對蠻夷戰爭中失敗的案例!”
“除卻趙光義性子不沉穩有些拿喬托大,剩下的便是蕭太后的精明之舉!”
“或許我們得從長計議!”
總結歷史失敗經驗是每個少年帝王必備的學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若是不懂歷史,這個帝王是做不好的!
少年功課學的還不錯的崇禎皇帝朱由檢現在心里萬分慶幸。
這個時間節點就是出現在趙匡胤死前和死后的中間節點上!
歷史上這個時候趙匡胤已經燭光斧影丟了性命,趙光義立馬繼位,準備重整山河建立功勛,讓天下服了他這個弒兄坐帝位的人。
所以便發起了北伐之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高粱和車神的由來……高粱河之戰。
站在一個過來人的身份上重新審判整個高梁河之戰,北伐戰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趙光翼自己本身領導能力有問題。
至于契丹一族他們的騎兵很是厲害,但不足以對大宋的軍隊造成致命的威脅,故所以將這些客觀因素進行避免。
“不管怎樣,北伐我們一定是要走的,燕云十六州務必要拿下才能完成天道的任務,否則咱們永遠都會待在大宋。”
“未來天道因完成不了任務而給出什么懲罰,不是我們能夠擔當的起!”
朱由檢如今能夠談心的也就只有從大明穿越過來的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