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早有料到,不管是什么帝王很難在軍功面前還能保持一副謙遜。
縱觀整個中華歷史所有帝王將相一旦取得大功勞,便會有這番心思,居功自傲也是正常。
此時就需要一個能夠制止他的人,每個朝代每個千古帝王面前都有這么一個人,于謙雖然遠在東京城內主持整個大宋的內政,但是心有疑慮才會給到班超這個錦囊。
“陛下,您忘記自己是怎么亡國的嗎?”
班超的話在崇禎皇帝朱由儉的腦海里不斷地回蕩,他感覺到一陣后怕瞬間后背發涼。
“歷史悠悠難逃循環往復的規律,朕也差點也難逃居功至偉!”
若是權利和榮譽把持不住,極其容易讓人頭腦發昏,就算有前史為鑒也難以修身克己。
“朕只不過是犯了一個千古帝王都犯的錯,是不是也從側面證明朕未來也可能成為千古帝王?”
朱由檢你倒是好心態,班超聽著眼神都快翻到了天上。
這話聽著像是一個風流浪蕩的男人所講述的話,只不過是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著實是經驗照進現實。
“陛下能有這樣的好心態,不管做什么都能成功的!”
班超還能說什么?罵一罵朱由檢?以后是要跟著朱由檢回大明的,還要在朱由檢的帶領下存活于大明的!
跟在老板身邊自然事不由己。
“陛下,契丹一族已開始有所行動!”
班超對契丹現狀進行掌握之后,派過去不少的探子,兩國交戰若是沒有人傳遞消息那段是不可能的。
“來的人是南京留守大丞相韓德讓和契丹一族的大將耶律斜軫嗎?”
崇禎皇帝談談說道。
“陛下圣明,確實是這兩個人,不過您是怎么知道的?”
班超感覺到震驚,這是養了不少的死士進去到幽州之地冒著生命危險打探出原來的消息,崇禎竟然全都知道。
“大將軍別忘了,我可不是大宋的皇帝,我是大明帝王啊!”
朱由檢是過來人,自然知道整個歷史節點的重要發展和重要人物,幾乎是拿著參考答案答題。
要是這場高粱河之戰收復燕云十六州失敗了,那崇禎真的是沒臉回去了,開卷考試都抄不好那真的是沒救了。
班超忘了自己是從東漢過來的,而眼前站著的這個人也并非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按照歷史規律趙匡胤現在已經燭光斧影身首異處下葬皇陵了。
如今所站在面前的是大明皇帝朱由儉。
“那該如何是好?”
班超搞得有點不自信了,自己對待西域匈奴等地頗有一番計策,在東漢時期他出使西域將近二三十年把西域地方治理的妥當無比,無人敢造反。
如今在真正知道歷史進程規律和天命之人面前,反倒有些畏手畏腳,著實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大將軍,朕全部聽你的,朕對外征戰并無任何良策,在這方面也無任何天賦,跟隨大將軍一同拿下燕云十六州完成天道任務即可!”
崇禎皇帝對自己有足夠的了解,他的野心也并不像李世民,趙匡胤等人想要去這個世界上看看,他就只想完成好天道任務回到大明。
回到大明之后,有于謙這樣的忠臣,必定能夠以一己之力將整個大明帶入正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