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歷史位面的帝王看到崇禎皇帝的操行也算是滿意!
元末明初歷史位面。
“還算你小子穩得住能夠聽于謙的,要是不聽他的,你小子現在又得死一回,浪費天道給你這一次互換的機會!”
朱元璋真是站在一個老祖宗的角度,看自己后世的子孫所行之事。
不過朱元璋對于謙更加的敬佩了。
“有于謙是我大明之福啊!”
“此人雖沒有在此戰當中,但若無于謙點撥,這一場錯漏百出反將之戰必定大敗!于謙稱得上是流芳百世!”
……
大唐歷史位面。
李世民眼眸深邃的看著天幕。
“崇禎皇帝平庸之姿實在配不上于謙這種良將,不過幸好朕的身邊雖無于謙這種能文能武之輩,但也有一個能夠框住朕的人!”
隨即看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當中的魏征。
笑呵呵地拍著他的肩膀。
“魏征啊,你可千萬不要失節,正是有你這股傲氣朕才能行正,若無你朕不知道犯下多少過錯,這龍椅坐的實在是驚心動魄,稍一不留神人心就會被龍椅所困!”
李世民對魏征頗加贊賞。
之前魏征對李世民死諫,李世民對其甚是煩悶,有段時間甚至都不想見他,試想一個萬人之上的皇帝被一個諫臣追著在屁股后面數落,這是什么感覺?
就算普通的人也能被噎得半死。
要是最近批改政務怠慢了,魏征必定會出現在寢宮門口,若是李世民的后宮在吵架,那魏征也會直言上諫,告訴李世民帝王家內不和必惹天下大亂。
李世民想要娶誰為妃,魏征或許也得過過目,李世民想要做點什么魏征必會審判。
這魏征就像個狗皮膏藥一樣,貼在李世民的四周,若是你身邊有這樣的一個朋友,你若不煩他那才叫怪呢,
魏征和李世民就好像是一對兒不對付的朋友,離不開也離不得,因為魏征李世民少走了不少的彎路,也因為李世民,魏征才成為整個歷史上最有名的諫臣。
倆人幾乎是相輔相成。
后續魏征因病離世,李世民痛苦萬分,不上朝五日守著魏征,這一輩子和你斗嘴的人忽然離開了,身邊再沒任何一個人嚷嚷了這日子就過得不清閑了。
但李世民這種痛苦只持續了一會兒,后面李世民推倒了魏征的墓,毀掉了他和衡山公主的婚約。
魏征死后,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就發生了謀反事件,而這其中相關主責人員有很多都是魏征提拔上來的。
李世民在后期對魏征那是深有懷疑,再加上魏征壓的他實在太狠,雞毛蒜皮的小事兒都能扯上歷史!
上到軍國政務,下到日常出行,都會被他魏征記錄在案一言一行都會被魏征審判。
故所以,雖魏征死的倒挺安穩,但是他死后卻一點都不安穩,生生地被李世民推倒了墳墓,李世民對魏征惡恨至極!
后面李世民少了魏征之后無人能夠勸得住他,親征高句麗雖然取得勝利,但是中間卻有無數變更,是他自己晚年最后悔的決定。
這個時候想起了整日在身邊聒噪的魏征,如果他在身邊必定會嚴加勸阻,親征高勾麗此事絕對不會出現。
隨即李世民在晚年之際才把魏征的墓給重新扶了起來。
但現在這一切都還沒有發生,李世民如今已經有了這么多壽命親征高勾麗一事自可從長計議。
可看到于謙所作所為對崇禎皇帝的作用,李世民反觀其身亦是如此,對魏征要稍微好點。
“以后有何之事可以直接向朕訴說,朕必加以改之,共創貞觀盛世!”
話剛說完。
正在看天幕的魏征立馬起身行禮說道。
“陛下,如今大唐發展正盛,陛下應該多操心政務,既然陛下讓朕廣開言路多加勸解,那微臣就想請陛下少玩鸚鵡少打獵,多坐廳堂多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