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二人只是你一槍我一劍,一來一往點到為止。
……
各大歷史位面的帝王們都快要急瘋了。
元末明初歷史位面。
朱元璋急的是抓耳撓腮。
“咱是個急性子的人,咱大明家的人也都是些急性子的,怎么這個朱由檢慢慢悠悠的和契丹一族開打,要是西夏過來兩個一起打!”
“怎么老是磨磨唧唧不像咱大明的子孫,倒像他大宋家的人,朱由檢別忘了你姓朱不姓趙,這難不成人去了大宋都會被影響?”
朱元璋確實也是心里氣悶,確實是費勁。
你說這家伙該干活干活,該干事干事,也不知道這腦子是抽什么風,就這樣在這兒等著……
糧草不需要時間嗎?糧草準備充足嗎?將士的一切開支有一天算一天都是錢,都是大宋的國庫。
后面的賦稅雖然能夠跟得上,可也不是這樣浪費的,此戰若是一經蕭條下去,打上他個一年半載,那對于賦稅搖曳來講是異常之重。
對于任何一個開國之地,剛剛組建統一的王朝來說,搖曳賦稅的加重必會惹起內亂外憂。
這是異常謹慎的事情,朱元璋的擔心不是沒有任何邏輯反倒非常真誠,確實是為子孫后代而考量。
……
唐朝歷史位面。
李世民已經失去了興趣。
在一旁聽著孫思邈的最新匯報。
“陛下,如今的火藥他的殺傷力已經開始在不斷增強,進行三輪試驗結束之后,如今可以正式參與到投敵中!”
“只是它的射程并不太大可能在十米之內能夠產生巨大炸裂效果,但是在百米之內效果就會減半,還需不斷精進!”
孫思邈也是有點意思,一代名醫最后卻變成了軍火專家。
“孫大人你辛苦了,讓三省六部所有的一切都配合你,只要你有所求凡是朕能夠找到的必會盡全力地給你!”
“朕不求其他,百米之內殺傷增強,工部也要跟隨孫大人把火炮給造出來,加強礦山的開采整合之后朕必會好好嘉獎!”
孫思邈身為一代名醫懸壺濟世救人生死自然之道,這火炮是用于戰場的。
可是他也明白。
大唐如果想要安安穩穩百年之久,那也必定是要有軍火武器在的。
而且李世民還和他說了一件事兒,說天下珍貴藥材李世民都能給他找到,不管是西域之地還是寒冷之地,只要他李世民火炮能夠到達的地方,孫思邈就能找到他所有的一切。
孫思邈心里怎能夠不為之所動?
再者說了所打之人又非他大唐之人,可以懸壺濟世,但也要以國為本。
李世民已經對朱由儉這番作為沒有放在心上,不像個帝王之才也不像是個能征善戰之輩。
妥善完成高粱河之戰的戰役后,若是天道垂憐能夠讓李世民再度輪換,那李世民地叩謝天恩。
不求其他,只求能有一門真正的火炮,讓他帶回大唐。
如果天道不垂憐,那李世民自可自驅前往,這世界李世民是看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