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所講究的就是要師出有名,收回燕云十六州就是最大的名,但如果為了這個名而不擇手段,就算贏了也留不下什么好話。
于謙所做之事受到各大歷史帝王的認同,但唯一有一點不認同的就是這作戰太磨嘰了。
契丹一族不管他是什么樣子,一路北上直接打下就可以,但也要根據現實情況實事求是。
大宋本來就孱弱,其經濟發展雖然已經在快速進行中,但使著軍事實力真的有點苦不堪言!
這么長時間以來經過統兵變化,這才有了這番局面,已經實屬不易,算作是朱由檢和于謙兩個人力挽狂瀾。
天道第三次任務務必要快速完成才能夠回到大明,如果再完成不了,那真是大家等的心都焦了。
……
三日期限已到。
契丹一族已經再無任何退路可言,遼景宗耶律賢擇日便下葬,已經運輸到皇陵附近,現在蕭皇后已經全然顧不得這已死之人,遼景宗耶律賢的死已經發揮了最大價值。
“耶律斜軫,你和大丞相還得讓兩個人務必要守好幽州,契丹一族生死存亡就要看你們了!”
蕭太后蕭燕燕對二人行了個大禮,耶律斜軫和韓德讓兩個人立馬上前攙扶了起來。
“太后你這樣做簡直是折煞我等!”
“誓死護衛!”
“我契丹一族過了這一段時間,必定能夠千古永垂!”
這倒是實話,過了這一關契丹一族未來發展必定會平穩,此經一戰不管是大宋也好還是契丹一族也罷,還是偷偷藏在一旁的西夏也好,必定會誓死力搏。
歷史不會再給這三者第二次機會了。
朱由儉也清楚,這是自己最后的時機,此戰必勝而不能敗。
所以必須保證萬全之策和于謙兩個人徹夜未眠,與班超三人一起共同制定方針。
如若達不到誰都別想回去,甚至天道會給出怎樣的懲罰都不知道。
……
兩軍交于陣前,彼此都帶出了自己最精銳的部隊,這一戰勢必要爭得你死我活。
“大宋皇帝你們仁至義盡,但雙方終究要分出個高低,誰入主中原絕路天下,但我契丹一族永遠記得你大宋皇帝所言所行,這份心思我們記在心里!”
效果已經達到。
兩軍迅速交戰,朱由檢帶著小兵從另外一側突圍,班超和于謙各率大軍共同攻入幽州城內。
大宋如今氣勢正是高漲,本來燕云十六州就是每個大宋人心里面的一根刺,這一路上打上來可以說是暢通無阻,給了他們極大的自信心。
再加上班超的訓練以及于謙的訓話讓其軍心大漲,更主要的是朱由儉懂得賞罰分明并不會再走高粱和失敗的趙光義的老路,貪功冒進絕非好事。
從南方起兵一路上來的朱由檢,手中所率領的大軍老弱病殘全部都有,這一次來到燕云十六州一路收復過來,全部換成了精兵強將。
后面還有已經安穩的大宋朝堂持續源源不斷的糧草供應,這一戰不可能會輸。
僅僅用了一日,幽州城已經被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