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國的族人說這話的時候眼神極度虔誠,這可不是像哄騙的。
這都能行?
大明的余威還能夠刷?
還能夠先用后付?
老天爺呀,真是把一輩子孱弱無比的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羨慕到透頂。
這真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既然人家誠心要送,那自己自然收著就行,只不過要在歸途的旅程中把這些帶回來。
“你這份心思朕知道了!華夏之地乃天王上朝,絕對不會虧待爾等,爾等還有什么訴求?一并說來!”
趙匡胤真是當皇帝當上癮了。
不對,他就是真正的開國皇帝,只不過是在大明當皇帝當上癮了,這在大明當皇帝可真的是比在大宋當皇帝要消遣的多。
大宋唯唯諾諾出個手都得再三思量,底下文官各路勸阻,在大明君臣骨子里都是剛硬的,做起事來那真是一個男人做派。
大明的做派更符合兵變出身的趙匡胤!
“天王陛下,我等還真的有要事相商!”
趙匡胤閃了一個機靈。
看來以后和蠻夷之地說話還真的不能拐彎抹角,趙匡胤只是嘴上說一說,真沒想到對面竟然當真了,這么不客氣?
不過也無所謂,他們能有什么非分之舉,但凡提的出來大明總歸能完成的,就算他趙匡胤完成不了,大不了把這爛攤子扔給崇禎朱由檢。
“我爪哇國上下族群,希望天王陛下能夠帶領我方部落之人進入紅毛番,消滅荷蘭!”
他們真是恨的牙癢癢。
不怪他們。
荷蘭帝國他們做的確實過分,過來路途當中幾乎將這個地方絕子絕孫,讓他們子子孫孫都為奴隸,怎能不恨?就算是彈丸之地,就算是他國之人,可是也有血氣方剛,怎容外人來犯?
他們自然恭候像大明這樣的天王上朝,有能力并且德德兼備之人來到此處進行貿易往來,哪怕跟隨在其背后共同發展上去都可以。
但絕不允許荷蘭帝國如此巧取豪奪霸占土地,欺辱族人。
“正隨朕的意思!”
“挑選一批精干戰士,隨朕一起北伐!”
爪哇國的人聽到趙匡胤答應之后痛哭流涕,亡國之時出來天兵神將,天王上朝拯救自已國度于水火,此恩情必然以全國之命運生死相報。
爪哇國以最高的祭祀之禮祈求本次北伐成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這番道理,深處歐洲中心腹地的荷蘭帝國,他們不明白,他們只知道眼前之利而不懂百年之久。
華夏大地就好像是已經富裕了幾千年的人一般,對待任何事情自然知道歷史往來,懂得留存博弈,而在荷蘭帝國就好像暴發戶,恨不得現在能夠把全天下的錢都落在自個兒手里。
趙匡胤帶走了爪哇國的精干戰士,這一路在東南沿海進入到印度洋,一路北上抵達歐洲的漫長海圖當中。
沿途走了將近有十幾二十個部落和國家,所行之處幾乎都和爪哇國的處境一樣,紛紛地對天王上朝的大明表示極度尊重,表示臣服,而且是異常的虔誠!!
在得知爪哇國派兵之后,他們紛紛效仿,找出國內最精干的戰士,派遣了戰船,跟隨趙匡胤一同參與到剿滅荷蘭的大隊伍中!
甚至為了不給大明王朝拖后腿,這些異族戰士臨走之前都帶好了自己的口糧,簽了生死狀,此戰就是奔著赴死去的!
快抵達歐洲海域之時百艘戰艦背后還跟了幾十艘的各國沿海地帶的船艦,這是他們能夠拿得出來最好的,上面坐著的都是各自的戰士。
天王上朝大明,在大宋皇帝趙匡胤的帶領之下,統領十幾國的集合之軍,共同北伐。
這場面空前絕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