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陳勝吳廣起義的規模并不大,而且是在秦二世初登基不久,如今正在元年時候。
陳勝吳廣的起義范圍,所涉及的內容和影響都遠遠不如西楚霸王和漢高祖劉邦。
但為什么承陳勝吳廣依舊能夠被列入在各大歷史傳記當中,并且在整個秦朝傳記里是非常重要之存在,在史記當中也有無數篇寫到了提起了陳勝吳廣起義的各種內容和細節。
就是因為一句話,一句從陳勝吳廣嘴里面說出來激勵其他人的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而這一句話奠定了后世無數農民起義爆發的核心。
就是這一句話,讓后世的各大起義變得并不需要接受壓迫,而使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漢武帝劉徹對于大秦的官員們來講,那就是人在家中坐,事在天下聞。
根本就沒有人出去,也沒有人匯報進來,但是就是在他的手中,漢武帝劉徹把這事給講了出來,而且一字不差。
具體人物具體地點他們都清楚,甚至那個喊的響亮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至理名言也是人盡皆知。
底下的人可驚呆了,但還沒來得及問陛下是怎么知道的,只聽到漢武帝劉徹說道。
“不用管他,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說的倒是挺好,但實際上王侯將相只能有幾個?”
“舉萬事之更改,行萬千之變化,無非都逃不過一個想法,那便是安居樂業,只要能夠安居樂業,不管發生何事萬千變更都會在大秦統治之下……”
霸氣。
王霸之氣爆燃全場。
之前的大秦官員對于這個十二三歲的秦始皇唯一的血脈,胡亥登頂皇位倍感難受。
秦始皇那是何等人,也在他的手下,雖然苦力縱橫可是依舊是平安順遂,整個國度都在蒸蒸日上。如果能夠延續百年之久必定能夠更加富強。
但是人有旦夕禍福,就算秦始皇想要與天同壽與地同齊,可以難免進入六道輪回。
秦始皇沒了之后,胡亥繼位天下,越來越民不聊生。
趙高死了在他們眼中就是秦二世胡亥親自將其殺死的,這十二三歲的孩子怎么能夠承擔得起整個大秦的重擔?
但如今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如此。
如今聽到漢武帝劉徹所講述的話語。
他們心中平坦無比。
這才是皇上該有的氣質,這才是九五至尊該有的狀態,而不是如同秦二世胡亥那一般整個人就和個傻子一樣。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無非就是想求一個生存之道。
即使如此,那便廣開言路即可。
“朕親去大澤鄉……”
漢武帝劉徹這話一說出來,底下的人紛紛不同意。
“不可絕對不可,陛下如今的大秦已經風雨飄搖折騰不動了,這個時候還是要王離和蘇角二人前去平叛即可,陛下只需坐鎮朝堂之上……”
“陛下的安危就是我大秦之安危,陛下若陷于危難之際,那大秦必定陷于危難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