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人就是心性太過純良,容易輕信他人,而劉邦就是正中了這樣的詭計,所以才將項羽把持的死死的。
如果是項羽自身能力并不強,早就被劉邦殺了,不知道多少遍,但難就難在項羽能力頗強,自己帶領著幾十萬大軍與對面劉邦所帶領的幾百萬大軍在楚河漢界之地進行交戰之時,項羽都能夠全身而退。
但是就是因為自己難以割舍下心中的情緒,所以才烏江自刎。
這才讓他劉邦有了乘勝追擊,成為了秦始皇嬴政之后,第二個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
楚懷王和劉邦項羽二人共同促膝長談到深夜,制定反秦大計響應陳勝吳廣之號召,一直談到了第二天天亮,楚懷王感覺甚是開心。
“今日有沛公和項羽二人,我楚懷王便是有了左膀右臂,三人一同共同推翻秦朝之暴虐,建立著太平盛世,只要能夠成功,項羽和劉邦本王絕對不會虧待爾等……”
這劉邦和項羽兩個人瞬間就好像成了親兄弟一樣,無話不談,吃酒耍樂在一起如膠似漆好似孿生兄弟。
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呀,劉邦心里想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如今正在琢磨此為暫緩之計,他日等到秦朝滅國之后,誰坐那龍椅還真就說不定。
劉邦這心絕對不在此次的反秦大計上,也絕對不安于現狀,而是緊緊盯著秦朝的大一統的皇位。
劉邦如今還真應了那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雖然劉邦是平民發家,但是又如何?
最后坐在位置上才是笑到了最后,就算你楚懷王出身高貴,就算你項羽出身名門,那又如何?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吳廣說的這句話看樣子是說給劉邦聽的,而且這劉邦還真就聽進去了,劉邦人生轉折點上的貴人是陳勝和吳廣啊。
……
大澤鄉。
陳勝吳廣兩個人起義成功了,但只是小部分,只是殺了那么一些人而已成立了一個小小的國度,雖然張楚政權已經建立,但建立的并不是那么太過順利。
這是帝王權術之爭。
陳勝吳廣并沒有在這樣的氛圍當中經歷過,但是身邊卻有一個高人進行指點,想要能夠正常的完成這一次起義。帶領底下之人共同奔赴秦朝,拿下整個秦朝之政權就必須要得天助得人助。
而得人助要得到誰呢?
他們把目光也投向了項羽的叔叔項燕,此人在整個楚國頗受愛戴,秦二世胡亥得為不正這一件事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事實。
故所以他們自然知道誰才是最終撐起天命之人,那便是公子扶蘇。
故所以在此條件下,利用項燕和公子扶蘇,兩個人的名號開始在整個秦國之地瘋狂招攬兵。
此為得人助。
還有人要讓他得天助,怎么得天助?
他們可真想了一個好法子。
大楚興……
陳勝王……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