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還是有骨氣的,劉邦看在了眼里,此人值得深交若是日后劉邦為了自己的宏圖偉業能夠將項羽為己所用,那么在未來一定會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荒唐之言,簡直就是小兒之見,如今秦朝勢力雖不如從前,但是也是深不可測,你這樣只會自毀前程……”
“罷了,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不過此話需要再提,我心已決起兵回江東……”
楚懷王下了最后的指令,如今他是走也不行,不走也不行,如果他不走留在這里,側臥之榻豈容酣睡之人。
在偌大的咸陽宮旁邊,怎么可能會讓楚懷王在這里安營扎寨?
再者是,哪怕只是回去了退縮了,秦二世恐怕也不會放過自己,按照秦二世的處事風格來講,頗有趙高和李斯之風,欲除后患必當斬草除根。
只不過楚懷王在賭……
如今整個大秦朝堂,全部壓在了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身上,他希望這個世道能夠再亂點,他希望陳勝吳廣這樣的起義能夠再多一些,給自己留有準備之路。
如若不然的話,楚懷王更加希望這個世道再亂,那秦朝就需要自己到時候,領兵以天子名義進入咸陽宮平定四方叛亂獲取民心。
再通過各方周旋,能夠成為秦朝之重要人物有何不可?
再者趁此機會架空秦二世重新復國,也未嘗不可。
只是這些都是中庸之道,其中都在賭……
項羽賭不起,江東父老送別青年好男兒時,他自己都看在了眼里,他害怕回去面對這些江東父老的追責,害怕面對江東父老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故所以在項羽眼神里多了一番殺心,楚懷王不足與其謀天下。
劉邦知人善任攻心之計,那是用的比各朝帝王都要厲害。從泗水亭亭長到如今的沛公這一路走過來,劉邦雖運氣有天道加持,但不得不說其用人之計,那是用的比各朝帝王都要厲害。
“項羽老弟,不是我阿諛奉承,楚懷王所講述言語也是頗有用心之苦,他只是略微有些保守,行使中庸之道……”
“從使中庸之道,卻成不了大事。倒是我看著兄弟你意氣風發謀略得當而且膽識過人,說實在更愿意在你手中與你一起共打天下……”
劉邦心思頗豐。
“沛公你果真這樣想?”
項羽是個直腸子,沒有那么多彎彎繞繞。
既然劉邦能說出這番話,那必然是當自己是兄弟,既然是兄弟那就無需再過多言語。
“我一定是這樣想的,其實也只是這樣想罷了,今日所講述言語就當是為兄喝醉了的胡話,畢竟你我二人都在楚懷王手下共事,日后也得靠他仰仗,我就是一個閑散之人,說白了我就是一個亭長而已,這東西我不懂……”
劉邦的攻心計,耍項羽那是一愣一愣的。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