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士笑了,他說道——
長生啊,我還真小瞧你了,居然知道這種描述?
沒錯,生命確實是逆熵。對了長生,你知道什么是逆熵嗎?
這話一問,我(夜長生)當時就露餡了!我就低著頭擱那喝酒,當作沒聽到。
申博士也看出來了,他沒當回事,跟我解釋道——
熵這種東西,就是形容無序程度的。一堆火柴擺在火柴盒里,這叫低熵;把火柴盒打開,把里面的火柴撒地上,弄成一大團,這叫高熵。
生命是逆熵,就是說生命這種東西,會把高熵的東西,變成低熵的。
說白了,地上散落著一堆火柴,你是石頭,你就不會撿起火柴。你是人,你就會把火柴撿起來,收拾整齊碼盒子里。
‘生命是逆熵’,你可以理解成,生命有將無序的東西整理整齊的能力。
這種把無序變成有序的過程,或許更符合長生你說的——生命活動。
不過我(申博士)覺得吧,生命活動,也不全是把無序變成有序。
我是人,我今天打碎一塊玻璃,玻璃變得更無序了,這也是我的生命活動。
拋開這點不談,如果我們理解成——生命能把自己,從無序變得有序,而且能維持這種有序的存在。
就像人,能把一堆肉、骨頭、無機物、水,變成一個身體,而且能維持自己的身體形狀。
這么說的話,星球就更像生命體了。
不說神秘星球,只看我們的大陸。你看我們的生物圈,能維持這么多年,地表的溫度,也都在一定范圍波動。
就算是遇到小行星撞擊,這種外部干擾事件。星球也能自己恢復,過上成千上萬年,又能恢復生物圈。
這種維持自身溫度、維持自身狀態,而且還具有自我修復能力,還能從恒星的陽光中汲取能量(像是人類吃飯吸收能量)。
長生,你說星球,是不是滿足對生命的描述?星球也是逆熵。”
夜長生說到這時,對陳木說道:“申博士將他的這套理論,定義為‘函數理論’和‘生命判別法’。
說真的,我確實啞口無言了。
我感覺很神奇啊,只是吃頓燒烤的功夫,我居然會接受申博士——星球是生命的觀點。
他還跟我感慨什么——人類并不孤獨,宇宙中到處都是生命,只是互相不理解,讓人類看似孤獨。
然后我就問他,既然你覺得神秘星球是生命,那有什么用?
你找我說這一大堆,又是給我介紹你的理論,只是為了說著玩?
既然神秘星球是生命,那為什么大裂谷出現詭獸,神秘星球會自動跑過來,對著這邊發射隕石。
你不是說我們人類,理解不了星球那個層次的生命體嗎,為什么你又用什么運動定律,解釋了神秘星球發射隕石的原理?
而且還算出來多少只詭獸,能吸引它發射隕石。
照這么說的話,申博士你是不是唯一一個,能理解星球層次生命的人?星球生命體,是能被讀懂和理解的?
我(夜長生)隱約覺得,這就是申博士找我的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