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之力是世界的力量。”
“但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它能形成世界內的東西,但不能形成真正的世界。”
“沒有本源的外殼罷了。”
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
陳逸腦海中不斷涌入著靈感。
2500分鐘過去。
陳逸和噴火龍被丟出這片特殊的空間。
陳逸的大腦就好像從36核,陡然降到了6核。
沒有著急繼續。
陳逸取消了兩個自我可能,接受自我可能的感悟。
有關存在之力的思考,再次增加很多很多。
為了驗證這些思考,陳逸花了兩個多月時間在菩提樹下進行實驗。
然后得出結論,在【時間與空間小屋】思考得來的都是死路。
陳逸遇到了繼賦予火焰生命后,第二個無法越過的高山。
名為積累屬性的高山。
陳逸觀霸者世界運轉,觀福地的作用。
隱約找到了一種快速積累自身屬性的辦法。
但他注定無法形成內天地。
道途與內天地是不一樣的道路,就如真意與勢。
真言發自于內,勢借力于外。
想要形成內天地,就必須崩掉道途,讓本源可以在內天地內流淌。
這對陳逸而言,得不償失。
他不可能為了增加屬性而否定自己的道路。
怎么辦?
放棄這個方向,如其他天人那樣靠著時間去積累屬性?
能成為天人的,哪一個不是天才,哪一個不是妖孽。
這些天才、妖孽踏入天人,通常實力來到某個界限后,會在這個階段卡住很久。
不是他們墮落、偷懶。
而是因為,天人之后每一步的提升都絕非容易之事。
在一片汪洋中加水,加多久才能看見提升呢?
他們積累財富的速度很快,遠超7階之下,但還是不夠。
自身補充能量需要錢,這是飯錢。
裝備的購買、維修需要錢。
各自的道路除了境界要砸錢,磨煉技巧要砸錢,彌補短板需要砸錢。
除去這些開銷后。
有錢的,可以通過昂貴的藥劑輔助提高屬性。
沒錢的,就只能慢慢錘煉體魄、冥想,依靠時間去堆積。
每一個天人背后都是巨大無比的開銷與漫長的時間。
陳逸不甘這樣。
“提升被動技能帶來的屬性,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
“我必須要有自己的手段去提升屬性。”
“想要追上這些天人萬年、十萬年的積累,就必須明白這有多難。”
“現在有一條可能的方向在面前,絕不能錯過!”
“窮則變,變則通。”
陳逸放棄研究內天地,轉頭研究妖之位面福地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在陳逸的視角下,他能看見很多連天人都不一定注意到的氣機。
第二次踏入【時間與空間小屋】第七層,依舊是五分鐘。
第三次,陳逸嘗試從文煉、武煉內天地的方式解析。
將福地運轉的方式以一種特別的術實現,但還是需要模仿天地的運轉方式。
沒辦法,陳逸只能回過頭來繼續鉆研存在之力、內天地。
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
如果沒有【未來之火】天賦,陳逸恐怕要進入第10次才能得到當前的成果。
問題是,一切的研究成果都在告知陳逸這是死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