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頂頭上司受辱,作為下屬的要是沒眼色,那這輩子也就混到頭了。
很快就有一些人跳出來,首先就是幾個偏將,蕭武義正言詞道“你們這些不知好歹的叛逆,我家大帥宅心仁厚,想給你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竟然不知珍惜,侮辱我家大帥,我蕭武定要取你等狗命。”
聽到此言,王孝杰臉色稍微好看了一些,嗯,還是這小子有點眼力。
而青年好像聽到什么天大的笑話一樣,哈哈大笑,口中不時叫道“叛逆,叛逆,叛逆笑話。”
突然大喝一聲,“叛逆,你們才是叛逆。”
“放肆。”王孝杰冷喝道,“我王孝杰深受大周皇恩,豈是你這小小逆黨可以污蔑的還不束手就擒,本帥留你全尸。”
幾個偏將暗自翻了翻白眼,先前還說自己是惜才之人,轉眼又改口留人家全尸了。
青年渾不在意,反而嘲諷道“大周哼,你可知我是誰”
王孝杰道“不過一小小逆黨罷了,你是誰與本帥何干”
青年昂然道“我乃大唐英國公之后,徐勝徐承先是也。”
“咝”聽到這個名字,包括王孝杰在內幾人齊齊吸了一口氣。
原因無他,李績這個名字太具有威懾力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最早追隨太宗皇帝李世民征戰天下的絕世猛將,有勇有謀,可以說是智勇雙全級的人物,小說演義里的徐茂公就是他了。
原名徐世績,后被李世民賜以國姓,故稱李績,與軍神李靖并稱一時瑜亮。
貞觀朝軍中以李靖之名為盛,因為李靖掃平了突厥,這個大唐的心腹大患。
而永徽朝則以李績為首,因為李績打勝了太宗李世民沒有打勝的一戰高句麗之戰。
十三年前,武則天登基,李績之子徐敬業伙同駱賓王等人在揚州造反,后來被平定,徐家被株連九族。
本以為英國公李績的血脈就此斷絕,想不到,竟還有余漏。
“你真是徐敬業的兒子”王孝杰驚疑道。
徐勝道“我徐承先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還不至于到亂認祖宗的地步。倒是你們,你們這些大唐的叛逆。”
指著王孝杰,徐勝一字一句,“你們深受太宗,高宗兩代皇帝的恩典,卻坐視大唐江山落在武妖人之手,江山易主,李唐皇室蒙羞,你們有何面目去見太宗,高宗皇帝于地下”
徐勝手之所指,在場之人無不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只有東方云皇淡然一笑,道:“少將軍此言差矣,這天下本就有能者居之,昔日的大唐江山還不是奪自楊隋之手,今日大唐江山又為人所奪,不過是天意釋然罷了,這朝代更替的事,東方清塵也不想再說什么,只想送少將軍八個字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王孝杰道“不錯,終究不過是李唐皇室自己守不住江山,焉能怪我等武人。”
話雖說的堂皇,但還是有些底氣不足,東方云皇聽了,不置一詞,不怪你王孝杰
哼,武則天登基之時,十六衛將軍的位置頻頻調動,只有你們這些世家出身的人,兵權,官職一絲未動。
若說這其中沒什么貓膩,鬼都不信,不過,幾個偏將終于有了臺階下,忙紛紛附和王孝杰的言論。
徐勝也不爭辯,僅僅一笑,眼中的鄙夷之色卻怎樣都掩飾不住,“你說的不錯,一切都只是成王敗寇罷了,是徐某幼稚了,不過今日這虎愁嶺可不能讓諸位過去了。”
東方云皇道“你今天就要死了。”
徐勝一臉的風輕云淡,“徐某知道,徐某這條命早在十三年前就該丟在揚州站場,去陪伴那些老兄弟,卻被大姐救下,如今徐某心愿已了,所虧欠的也還得差不多了,死,有什么好怕的。”
又突然問道“諸位攻山有一個時辰了吧”
王孝杰心里猛然出現一種不好的預感,“你什么意思”
徐勝嘆了口氣,悠悠道“王大將軍豈不聞狡兔三窟之理”
王孝杰渾身一震,一臉苦澀,“你,你是說,這山里面有密道”
徐勝撫掌笑道“不錯,山里的確有密道,一條通往山林深處的密道。這會兒想必大姐她們早就撤進大山深處去了,王大將軍想必定在后山布有伏兵吧,啊哈哈”
總壇之中定有密道通往大楊山最深處的中央祭壇,東方云皇早有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