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快滾下來,輪到我玩了!”
在馬卡里烏斯才剛剛返航后,不等駕駛艙門開啟,已經換好了機師制服的阿姆羅便迫不及待的沖了上去。
作為僅次于馬卡里烏斯之后第二個知曉可變形高達開發計劃的那個人,天知道阿姆羅這些年是怎么熬過來的,白天想夜里哭,甚至k2高達都開始列裝全軍服役了,他都沒爭搶,為的,不就是這一刻嘛!
他甚至都已經想好自己機體要搞什么款式的涂裝了,到時候,還要在畫一個帥氣的獨角獸。
“阿姆羅雷少校,z高達試驗型,出擊!”
“?”
“阿姆羅,你先等等,沒油了!”
剛剛跳下來的馬卡里烏斯還來不及通知對方,z高達便再度一溜煙的消失在了他的視野里。
不過,好在推進劑消耗殆盡的插曲并沒有影響到這臺機體的測試,在將阿姆羅從宇宙打撈回來后,整個培曾中心的測試機師紛紛上陣,直接對機體展開了高強度的極限測試。
而期間z高達試驗機自然也暴露了不少問題,不過好在都沒什么嚴重的地方,畢竟之前在梅塔斯上已經經過了嚴格的測試,現在暴露的毛病,不過都是些整合時所遺留的下來的,而技術團隊會在第一次大修時一并處理。
至于高強度運作對機體造成的損耗,這就是試驗機的意義所在,不搞清楚機體的極限,那就沒法明確戰技指標。
不過,海軍戰略研究所還是盡可能的精簡了這臺z高達所需的零部件,使其的維護效能盡可能的貼近k2高達。
不過考慮到變形機構的復雜性,這個精簡的能做到的程度也很有限,畢竟要維持那么復雜的機械運作,很多細的零部件是根本不可能簡化的。
所以,z高達的每時運行成本便是肉眼可見的高,遠超目前聯邦軍所服役的任何一型機動戰士。
但相對應的,其完全體的運行效能也對的上如此高的成本,在全新的米諾夫斯基超型核聚變反應堆推動下,其能使用的能量武器,也是格外的充足。
其配備的主武裝為bowa·xbr-m-87a2型光束步槍,出力5.7mw,采用e-pack供能,可在槍頭生成光束刃當作光束軍刀使用,有效射程約為8k,最大射程超過20k,擁有與普通機劃清界限的威力,在wr形態下可搭載于機體上部。
當然,以上數據其實只是理論,對于馬卡里烏斯來,在模擬器上的有限射擊距離已經超過了這個數字,實際上,限制他殺傷能力的已經不是什么新人類能力了,而是武器的功率,再遠粒子束的威力就有些不夠看。
而除了光束步槍外,z高達的側裙甲搭載了光束軍刀,出力0.65mw,在基座充電時更能當作光束炮使用,不過別想著能當什么主武器,這玩意就是應急使用的,其本職工作還是把刀,只不過,阿納海姆的那把光束軍刀還有個額外作用,就是可以將軍刀丟出去再用光束步槍摧毀軍刀,從而制造一個一次性的光束擾亂膜。
不過,那玩意并不是設計之初的功能,應該是另一個時間線上的z高達駕駛員,也就是揍了夏亞的超雄孩哥卡繆維丹的個人想法。
不過,馬卡里烏斯還是毫不客氣的抄襲了對方的創意,但他把這個功能移動到了機體手臂兩側多用途武器掛架搭載的二連裝反器材榴彈發射器上,這玩意也是他的老設計了,最早的時候就在原型高達上用,特制的破甲榴彈打超高張力鋼的扎古一打一個不吱聲,而現在,經過現代化設計的全新榴彈發射器的標準搭載數是4發,通過擴容彈匣可追加至19發,也可換裝為煙霧彈,穿甲彈,螺旋鋼鞭,垂發紅外干擾彈等特殊彈種,如果不用,還可以在武器支架上搭載額外的60加特林機炮,光束武器系統,in單元,間諜用uav。
實際上,真正的z高達還可以使用i立場裝備,是一把i立場鉤爪和實體斬艦刀(也能用作光束步槍開火),也就是那種可以制造一面抵擋粒子束的護盾的玩意,只不過海軍戰略研究所沒打算設計這種近戰特化型裝備,基尼亞斯設計的,是加裝在常規盾牌里的款式,但因為i立場的光束抗性是雙向的,所以,用這個的時候,機體最好也別用光束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