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打斷了羅恩想要說話的動作,極度厚顏的補了一句:
“一架全新的ch47d價格2500萬美元,也就是2.1億人民幣,可我對整個仿制項目的投入不過15億元,只要再投入一些、最多20億一定能取得成功。
到時候我們自己生產成本將只有1億,甚至8000萬、5000萬元,哪怕性能差一些也完全可接受,蓋金沒有停止的理由。”
羅恩:“……”
場面一度安靜下來,不是這番話太離譜,而是太有可能。
波音、麥道比唐文更懂得國內航空業是什么情況。
當年研制y10花的錢不比一架747外銷價貴多少,直17(仿制ch47)推行不下去更多也是因為資金,畢竟其地位不如y10這樣的客機重要。
而恰好唐文不缺錢,加上20年的技術進步,ch47還真不是什么天塹。
羅恩沒辦法,只能暗示這將會給蓋金帶來麻煩,比如影響和麥道的合作之類。
然而唐文并不被威脅,而是直截了當開價:
“不如這樣,蓋金追加采購30架ch47d,波音免費給予ch47d型授權?”
饒是羅恩見多識廣此時也有些茫然,愣了一下后用中文丟下一句“不可理喻”就匆匆離開。
……
1天后,蓋金主動釋放出重磅炸彈:
【羊城晚報:蓋金重工成功制造縱列雙旋翼直升機gz20“紅隼”,國產支奴干即將落地】
【前運10設計師常布斯:已攻克大功率渦軸發動機技術難題】
常布斯本來還沒有命名,但應需求干脆將其叫做“紅隼”,以其能短暫懸停的能力取材。
gz20是型號:g,蓋金;z,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20噸級直升機。
這一次報紙上提供的照片是gz20進行100米高度懸停實驗,并且為電視臺提供了10秒鐘的視頻。
作為大量退休、下海專家重返老本行的出山之作,參與的研究員一點也不想低調,迫不及待的想要證明過去的失敗并非因為無能,在昔日同僚或上司面前爭回一口氣。
出鏡的技術驗證機被連夜刷上了白色為主、藍、綠條紋裝飾的涂裝,以及大大的“gz20”“全國產直升機”字樣。
這導致新聞播出后最吃驚不是老外,反而是國內的不少研究所。
常布斯至今依然在拿著高薪到處挖人,不過除了退休和被下海的專家外其他人依然因為慣性不愿意冒險,畢竟此時蓋金在國內的名聲不比巨人集團好多少。
什么私企鯨吞md11更一度被業內視為天方夜譚,篤定要么是騙局要么費力不討好最終失敗。
但gz20“紅隼”的成功試飛讓一眾聲音全部消失,尤其是第二天波音和多家帝國媒體就氣急敗壞的指責蓋金抄襲,并且毫不掩飾的威脅要對蓋金進行制裁。
敵人的認可充分證明gz20的含金量,從兩個直升機研究所以及軍隊組成的考察組隨后就飛抵鵝城。
當看到航空機械廠自己建設的高空臺、使用壽命到期報廢的核心機、木制結構樣機、疲勞測試臺上晃動的旋翼時,他們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現實。
相比于從零開始的汽車工廠,航空機械廠沒有實現唐文要求的2s標準化管理,規劃有些雜亂和擁擠,但考察組依然看到了不一般的東西: